2012年新課標高考大綱(化學)(3)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作用。
4.了解乙醇、乙酸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
5.了解上述有機化合物發(fā)生反應的類型。
6.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
7.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應及重要應用。
8.以上各部分知識的綜合運用(五)化學實驗基礎1.了解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識別化學品安全使用標識,了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
4.掌握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和收集方法)。
5.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檢驗、分離和提純,能根據(jù)要求配制溶液。
6.能根據(jù)實驗試題要求,做到:(1)設計、評價或改進實驗方案;(2)了解控制實驗條件的方法;(3)分析或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合理結論;(4)繪制和識別典型的實驗儀器裝置圖。
7.以上各部分知識與技能的綜合應用。
二、選考內容部分選考內容涵蓋選修模塊"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的內容,考生從中任選一個模塊考試。
化學與生活(一)化學與健康1.了解食品中對人類健康有重要意義的常見有機物。了解合理攝入營養(yǎng)物質的重要性,營養(yǎng)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2.了解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
3.了解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4.了解常見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5.了解藥物對維護健康的作用。
6.了解毒品的危害。
(二)生活中的材料1.了解金屬與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異。了解生活中常見合金的組成。
2.了解金屬腐蝕的化學原理、金屬防護的常用方法、防止金屬腐蝕的重要意義。
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學成分、生活原料及其用途。
4.了解生活中常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化學成分及其性能,評價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對人類生活質量和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
(三)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1.了解水污染的危害。了解污水處理中主要的化學方法及其原理。
2.了解大氣主要污染物。了解減少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生活廢棄物處置的方法、"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化學與技術(一)化學與資源開發(fā)利用1.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綜合利用的意義。
2.了解我國無機化工的生產(chǎn)資源和產(chǎn)品的主要種類。
3.了解海水的綜合利用。了解化學科學發(fā)展對自然資源利用的作用。
4.了解化學對廢舊物資再生與綜合利用的作用。
(二)化學與材料的制造和應用1.了解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對材料的要求。了解化學對材料科學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2.了解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復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點,了解有關的生產(chǎn)原理。
3.了解用化學方法進行金屬材料表面處理的原理。
4.了解我國現(xiàn)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業(yè)的發(fā)展情況。了解新材料的發(fā)展方向。
(三)化學與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1.了解化學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設備、流程和意義,認識催化劑的研制對促進化學工業(yè)發(fā)展的重大意義。
3.了解精細化工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特點、精細化工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4.了解化學肥料、農(nóng)藥等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作用。
物質結構與性質(一)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能級分布,能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1~36號)原子核外電子的排2.了解元素電離能的含義,并能用以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
3.了解原子核外電子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躍遷,了解其簡單應用。
4.了解電負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質與電負性的關系。
(二)化學鍵與物質的性質1.理解離子鍵的形成,能根據(jù)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解釋其物理性質。
2.了解共價鍵的主要類型σ鍵和π鍵,能用鍵能、鍵長、鍵角等說明簡單分子的某些性質。
3.了解簡單配合物的成鍵情況。
4.了解原子晶體的特征,能描述金剛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5.理解金屬鍵的含義,能用金屬鍵理論解釋金屬的一些物理性質。
6.了解雜化軌道理論及常見的雜化軌道類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