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蘭州高考一診:語文閱讀失分最多
前不久,蘭州市教科所對2012年高考一診進行了全面分析,同時將成績反饋各高中學校。各高中學校根據高考一診成績,具體分析了得失分狀況。昨日,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閱讀已經成為高考一診語文失分最多的試題!”不僅診斷考試如此,高考也如此,曾經參與甘肅省高考閱卷的老師也坦言,閱讀是高考語文失分重災區。
閱讀題成失分重災區
在西北師大附中舉辦的該校高考診斷考試分析會上,說起蘭州市高考一診與全省一診試題時,老師們對閱讀題失分感到痛心。周愛祖老師說,閱讀分析題是最讓學生頭痛的一種題型。有的學生答得很多,但不得要領,一分不得;有的學生答得很簡潔,但句句在“點”,得分很高。從幾次的診斷考試整體來看,學生普遍存在著審題不嚴、扣題不緊、詞不達意甚至無從下手等問題。
據了解,閱讀一直是高考語文的“重頭戲”,而其中現代文閱讀所占分值大、主觀性強,又是“重中之重”。不僅診斷考試存在閱讀失分,從近幾年高考閱讀答題情況來看,無論試題難易,學生們的得分普遍不高。
不僅閱讀存在普遍失分嚴重的情況,由閱讀延伸的作文題也得分平平,搶眼的作文題非常少。在采訪時,老師們告訴記者,這幾年來高考作文大多是給出一段材料,據此寫話題作文。但審題是歷年來高考作文的最大問題,審題不嚴與閱讀材料不深有關。
不僅診斷考試如此,高考也如此。西北師大附中一位去年參與過高考語文閱卷的老師說,去年的作文是相隔十年,兩次重出的“誠信”話題,但產生的作文現象令人費解,題目看似平常,但考生普遍寫得不是很好。
閱讀量太少是失分主因
蘭州三中楊玉良老師介紹,造成閱讀失分原因比較復雜,但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是學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會逐字逐句地品讀;其次是學生讀不懂文本,找不準答案;再次就是學生找不到答題的切入口,答非所問。
而來自市內其他學校老師的答案也肯定了這一點。在采訪中,一些老師非常苦惱地說:“現在的學生閱讀量太少了。”
記者曾對蘭州部分中學做過一次關于課外閱讀的調查,出乎意料的是,大部分學生閱讀過的名著竟然還是小學時讀過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知道四大名著的學生不少,但看過的學生少之又少。相反,把高分作文集作為課外書的學生不少。
學生閱讀量少,知識面窄,造成閱讀理解能力差,由此致使語文成績提升慢。在每年高考試題點評后,老師都建議學生們課外大量閱讀,尤其希望升學壓力相對較小的初中生多讀書,讀好書。
家長:“不考的不許讀”
據了解,不論是中學還是小學,語文科目都對學生閱讀量有要求,尤其是初中階段對學生的閱讀量的要求更大,但由于中考壓力,不論學校還是家長都對孩子看“閑書”非常反感。“不考的就不許讀”,這仍然是一些家長和部分老師的觀點。家長對學生閱讀名著,尤其是長篇名著持極不贊成的態度,認為這樣會浪費時間,耽誤學習。有的家長甚至采取簡單或粗暴的方式,橫加指責、禁止、收繳、撕毀。
不久前,在廣場書城采訪時,記者親眼看到一位母親將在文學名著區翻看的孩子強行拉向教輔讀區,并且大聲訓斥:“看這些閑書有啥用!”一對來自永登的夫婦無奈地說,“我們也想讓孩子多讀點名著,但現實不允許。現在孩子的作業量多,每天作業寫到十一二點,根本沒有那么多時間去閱讀那么厚的文學名著。”這位家長說,他們可以允許孩子看看漫畫書,只為了在作業的片刻休息時間換換腦子。
家長這種“不考的不許讀”心理使得學生們閱讀面越來越窄。許多學生即使閱讀,內容也極為狹窄,品位也不高,完全憑自己興趣。喜愛熱鬧的男同學愛武俠小說,幼稚的學生愛卡通類、漫畫類圖書,一部分女生喜歡言情小說。
提升必須從全面閱讀抓起
也有一些學校看到了閱讀量對學生語文教學的局限,已經悄然開始行動起來。4月23日,記者在蘭大附中采訪時看到,學校不僅有大型的圖書室,并且在教學樓三四樓又設立了“學生書屋”,還定期邀請省內知名作家到學校做講座。王晶校長說,校園本應就是一個隨處充滿書香的地方,小書屋的設立就是要讓學生隨時能感受到書籍帶來的快樂。
而對于目前的高考生如何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提高閱讀量,師大附中高三一線的老師們建議學生要學會“從容閱讀”,即分層次有步驟地進行逐句、逐段閱讀,在這個基礎上把握文本的特色、主旨。只要讀懂文章,就會知道題目是從何而來,就能夠找到答題對象。也許有的學生會覺得逐句閱讀浪費時間,但只要堅持這樣訓練,閱讀速度就會隨之提升。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