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招考中心詳解2012網上評卷情況
今年山西省高考將首次實行網上評卷。4月初,省招考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網上評卷情況
30萬張答題卡網絡傳給評卷老師
今年山西省高考網上評卷的基本工作流程為:對答卷進行掃描,隨后進行圖像切分、數據分發,如果是選擇題,則電腦自動評分,并進行成績合并、校驗、統計,如果是非選擇題,則評卷系統會將已掃描答卷的切分圖像隨機分發到評卷教師的計算機上,獨立評閱后給分,然后再由電腦自動進行成績合并、校驗、統計。
“往年考生試卷的保密工作貫穿評卷始終,每天評卷老師都要一摞摞領走試卷,閱評后再交回來。今年30萬張答題卡全部通過網絡傳輸,評卷教師看到的只是答卷電子圖像,且考生個人信息全部隱藏,答卷和評卷數據的保密性、安全性大大提高。”省招考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這同時省去了傳統評卷中合分、移分、復查、校對等環節,而由網上評卷管理系統自動完成,徹底杜絕了這些環節中可能出現的誤差。”
同一題目實行雙評或多評
實行網上評卷后,答題卡的非選擇題部分全部實行雙評或多評模式,包括客觀性填空題。“目前全國29個實行網上評卷的省份中,清一色實行雙評的只有6個省市。”該負責人介紹。
雙評,即兩位評卷教師對同一題目背對背閱評打分。首先需明確一個概念:雙評差值閾限,也被稱為誤差控制預知。假如設定雙評差值閾限為2,兩位評卷教師對同一題目評分差值應小于或等于2。
雙評結果會出現兩種情況:1.兩位評卷教師所評分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雙評差值閾限時,評卷系統自動取平均值作為考生該題的最終得分;2.兩位評卷教師所評分數差值大于雙評差值閾限時,評卷系統自動將該考生的答卷隨機分發給第三位評卷教師進行評閱(簡稱三評)。
三評后可能出現4種情況:1.三評分數與一個雙評分數的差值小于或等于,而與另一個雙評分數的差值大于雙評差值閾限時,則取差值小的兩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考生該題得分。比如:假設雙評差值閾限為2(以下舉例均用此假設),一、二、三評分數分別為3、7、4,則取3、4的平均值作為該題得分。
2.三評分數與雙評的兩個分數比較,差值都小于或等于雙評差值閾限時,取差值最小的兩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考生該題得分。比如:一、二、三評分數分別為3、6、4,則取3、4的平均值作為該題得分。
3.三評分數與兩個雙評分數差值相等,且均小于或等于雙評差值閾限時,取三個分數中較高的兩個分數的平均值作為該題得分。比如:一、二、三評分數分別為3、7、5,則取7、5的平均值作為該題得分。
4.三評分數與兩個雙評分數相比都大于雙評差值閾限時,評卷系統會將該題自動轉發給學科仲裁組,由仲裁組專家進行仲裁評分,作為考生該題最終得分。比如:一、二、三評分數分別為3、9、6,則發給仲裁組,由專家進行惟一評分。
“雙評或者三評后,出現哪種情況如何處理,完全由電腦程序自動控制。而且,老師是一評、二評還是三評,都不知道。”該負責人表示,最終決定考生分數的兩個分數為有效得分,兩份評卷為有效評卷,否則為無效評卷。第4種情況中,三位老師的評卷均為無效評卷。“一個教師評卷中多少無效、多少有效、多少通過仲裁,電腦上都有統計顯示。”
四類試卷連環檢測教師評卷水平
在省招考中心設計的評卷質量控制體系中,還有一個專家評卷部分。
“卷子出來后,不是馬上現評。專家們會從中先隨機抽取幾百份進行閱評,作為樣本卷并進行劃分:一類作為培訓卷——看某道題專家給多少分,自己給多少分,幫助教師掌握評分標準和評分細則。一類作為測試卷——評卷過程中,電腦會隨時自動發給教師,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閱評,如給出的分數與專家一致,則電腦記錄通過;如不一致,電腦會馬上提示專家組:第幾號教師測試卷不合格,組長就要與該教師約談。一類作為標準卷——掛在電腦上供老師隨時查閱參考,比如某道題專家給多少分,為什么。
此外,還有一種被稱為“最殘酷”的管理方法——復評卷,即再次評閱同一張卷子。比如,A老師今天上午評了300份試卷,下午電腦可能會把上午評過的卷子發回重評。老師完全不知情。“除非腦子特別好,能記得這份卷子評過,還能記得給了多少分。”該負責人表示,復評卷初步確定比例為1%,即評100份卷子須發回重評1份。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