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打吊瓶補營養需注意 小心引起不良反應
距離高考還有1個月,高三的學生已進入沖刺階段。近日,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學生復習時集體打吊瓶一事引起熱議。對于事件,廣州醫學會臨床病態營養學分科學會常務委員、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榮韶指出:“氨基酸注射液對身體正常的人來說,根本沒有補充能量功效,過量攝入反會加重肝腎負擔;而且采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或會引起不良反應。”
隨意注射會加重肝腎負擔
“一個班20多個孩子選擇靜脈注射氨基酸?根本沒有必要。”市紅十字會醫院營養科主任譚榮韶直言不諱:“且不說氨基酸根本就沒有補充能量的功效,光是靜脈注射,就可能帶來各種不良反應!”
譚榮韶說,氨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部分,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但“氨基酸注射液”是一種處方藥物,它主要針對營養嚴重不良的患者,對維持危重病人的營養、搶救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對身體狀況極度虛弱、無法攝食的重病患者,醫生要先詳細檢查,確定其適應癥且符合注射指征之后,才能開出藥方。而身體健康的正常人,隨意注射氨基酸,可能造成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重肝臟、腎臟負擔,絕對有害無益。
靜脈注射或出現熱源反應
補充氨基酸,營養科醫生也極不贊成用“靜脈注射”的方式進行。“靜脈注射本身就存在風險,藥液直接輸入靜脈作用于血液,一些個體在輸液中還可能出現熱源反應和排異反應,一般來說能吃藥治好的病,不提倡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病,不提倡靜脈注射。”
作為三甲醫院營養科專家,譚榮韶介紹,每逢臨近高考,醫院總有一些家長前來尋醫問藥,為臨考的孩子咨詢“應該吃什么、喝什么”。“還有少部分家長前來直接要醫生開藥,這些藥物有腦白金、腦部營養液、雞精等電視廣告產品。就這些要求,一方面醫院沒有這些藥物儲備,另一方面,醫生認為沒必要通過口服或藥物注射的方式增加蛋白質,一般都會拒絕。”
多所廣州中學的校醫表示——學校不會集體性“補營養”
記者聯絡了多所廣州的中學,校醫均表示,學校會針對高三考生考前情況進行健康講座,但沒有統一進行營養餐、營養藥、或者打任何營養針的行為。
廣東實驗中學校醫李春會老師就表示,自己上個月剛給高三學生作完健康講座。“主要還是講如何調整合理的飲食結構,保證飲食多樣化。建議學生多吃一些含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礦物質多的食物。但我們都不建議學生做營養品方面的強化。”李春會說,考前學生進行營養保健,都要根據個體身體狀況。有身體需要的,才采用醫學手段,有針對性來補充,否則最好是從平時飲食入手來補充。“我們不會集體性打營養針、吃營養藥。學校學生每年都有體檢,體檢中有問題的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從哪方面來調節。”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