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應該如何幫孩子減輕壓力(3)
我們要變嘮叨為交流,要避免單向性和重復性,這才是溝通。把嘮叨變成溝通。怎么樣才能變成溝通?你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特別喜歡交流學習的事情,但是孩子可能跟你談談就不談學習的事情。如果不談學習的事情,你就不感興趣,不去繼續交談下去,那孩子以后還愿意跟你溝通嗎?即使是你不喜歡的話題,孩子跟你溝通,你跟他聊,也要溝通,這是很重要的。
我講一個我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孩子高考的時候每天上晚自習,上的比較晚,我當時每天開車去接他,接他回來的路上,按說是一個很好的交流的機會,可能一些家長很自然地就會聊到"今天學習怎么樣啊?今天考得怎么樣啊?"但是我就堅持讓自己做到不主動談這件事情。其實我很關心,但是我堅持讓自己做到孩子不主動告訴,我就不主動問。我們在車上經常聊的什么?海闊天空,什么都聊。這樣聊著聊著,跟孩子就有共同語言,孩子喜歡跟你聊了,壓力不就下來了嗎?為什么這時候我不聊學習?我們孩子每天,天沒亮就出去了,天黑了才回來,他的一天都在學校學習。這么點功夫還跟他聊學習,這樣好嗎?是加壓還是減壓?不在乎這點時間。
我再舉個例子,也是真實的例子。就在高考的前一天晚上,孩子學習到九十點鐘就不學了,躺在床上,睡覺也還睡不著,這時候我們孩子的媽媽就想了個辦法,她提前準備了一些她認為作文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素材。說讓孩子看看,沒準就哪個就撞上了。我相信這種想法的家長肯定不在少數。我當時對這個事情不置可否,沒有說要孩子做或要孩子不做。我認為如果孩子想看,我不反對。但是我發現孩子不看,不愿意看。我感覺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要求,從來沒提過。他問我能不能在床上跟他躺一會。我說明天就考試了躺一會就躺一會。然后我們就躺著聊天,他跟我聊臺海形勢,還有日本、韓國、美國、中國的關系,還有經濟危機、股市、國際匯市的走向。正好這些我平常也比較關注,聊著聊著孩子就睡著了。我覺得孩子是在一種沒有壓力,十分輕松的情況下睡著了。后來跟這個有沒有關系我無從考證,但確實他那次高考比平時各次模考的成績都提高了一大塊,我覺得應該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總之,我們和孩子要交流、交朋友。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專家指導:應該如何幫孩子減輕壓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