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高考志愿填報三大技巧
2012年是上海市實施高考平行志愿的第5年,對考生來說,首先要搞清楚平行志愿的基本概念和錄取規則,并掌握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幾大訣竅,同時,還要了解今年的新變化,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把握準志愿填報的大方向,把博弈風險降到最低。
訣竅1:各批次志愿填報注意落差
“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也不是“平行錄取”。考生填報的平行志愿有自然順序,并不是只要成績達到所填報的4個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條件,就可能會被4所院校同時錄取。實際上,只要考生檔案投到一所志愿高校后,就不會到其他高校,對每個考生而言投檔錄取機會只有一次。
比如理科考生A,去年他的高考成績為492分,他第一批次填報的志愿依次為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在實際錄取中,教考院首先對所有考生按總分排序,從高到低逐個對考生按所填報的“平行志愿”進行檢索。檢索考生A時,先看其成績是否到了同濟投檔線,如果未到,再看華東師大,未到,則再檢索華東理工的,未滿,則考生A被投檔到華東理工大學,檔案一旦投出,之后的華東理工大學就不再檢索。這就是所謂的“一次投檔”。
但如果考生A最終因為志愿不愿調劑等原因未被華東理工大學錄取,檔案退出時,他只能進入征求志愿。如果征求志愿未被錄取,就只能落到下一個批次錄取。
因此,上海高校招生辦負責人在解答高考政策時始終強調,考生在填報各個批次的志愿時,一定要注意志愿間的落差。也就是說,各志愿間要有落差,一定要找一兩個自己能夠接受的“保底”學校。
負責人們還強調,盡管平行志愿降低了志愿的博弈成分,但也不能一味地沖,每個考生應該研究以往幾年各學校的錄取分,劃一劃每個學校所在的層次,填報時不能顛倒,比如以往A學校一直比B學校的錄取分數線高,你卻把B填在A的前面,這種志愿等于是無效志愿,白白浪費一次機會。還有,最后一個志愿必須要保守,否則你可能會掉到下一個批次。
訣竅2:注重學校錄取平均分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學校、區所處的位次,這個是最關鍵的參考因素。可根據自己一模、二模的成績,看看自己在區、學校的排名,并排一排自己在全市的位次所在。咨詢老師往年該名次段考生的去向,掌握自己可能被錄取的學校范圍,然后再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在這個范圍內做選擇。
華東師大招辦主任周鴻建議,在選擇可填報的學校時,要選準“參考值”,即在參考往年錄取情況時,既要看高校及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更要看高校及專業的錄取平均分,并盡可能淡化“最低分”概念。因為“平均分”的高低,最能客觀、準確地反映一所高校的實際情況,更有參考價值。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