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高考新課程預測高考歷史試題
在剛剛舉行的全國高考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22位專家就今年高考的最新形勢和變化進行了討論。討論會后,全國特級教師、著名高考實戰專家、高考志愿填報專家郭建民老師,結合研討會思想為各位考生和家長詳細講解了如何更好的復習備考新課標高考歷史。
透過新課程預測高考歷史試題
首先,了解新課程是歷史高考和傳統高考最本質的區別。
新課程高考與傳統高考最大的區別就是由學生在學習結果中提取有效信息,對信息進行篩選、甄別,最后經過判斷以后歸納做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考核了考生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第二,預測2012高考試題方向。
結合考綱、考試說明以及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可以分析出2012高考試題命題具有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點,保持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景,通過材料來命題。這就要求考生有很高的閱讀能力,那么要提高閱讀能力,考生可將歷年高考真題做載體,通過做高考題閱讀材料提升自己的閱讀材料能力。
第二點,突出主干知識。根據這點出發,我們就要對教材當中所復習的重心放在主干知識上,不需追求知識的覆蓋面。
第三點,對課本當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教材沒有做闡釋或者表述不完整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進行考核。例如課本中講到過美國1787年憲法確立了美國的共和體制,而高考試題中就出現過什么是共和體制的試題。因此,對于教材提過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書中沒有表述的,考生也要特別注意。
第四點,史學觀點的變化。所以在此建議同學們在復習課本某些知識和問題時,把它放在不同的史觀下,多層、多角度的進行探究。
最后一點,關注學科前沿。這就要求考生多關注學科前沿、學術正在研究的熱點問題,但其中并不包括過分敏感的問題。
綜上所述,新課程高考已不再是僅僅通過死記硬背就可以取得高分了,而更多的是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景這是試題呈現方式,全面考察考生的閱讀能力、對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對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透過高考新課程預測高考歷史試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