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原校長:取消高考將導致開后門成風
“中國大學都一個面孔,都追求大而全,更像百貨公司”、“高考暫時不能取消,取消的直接后果是‘開后門’成風”、“中國教育需要從知識游戲轉向思想游戲”……
近日,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接受記者專訪。從高考制度改革,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問題,到理想大學的模式,一個多小時的采訪中,這位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吶喊一生的老教育家始終侃侃而談。
犀利的觀點,縝密的邏輯,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如果不是他偶爾側臉重復詢問記者的問題,記者常常會忘了身旁是一位年近8旬,右耳失聰的老人。
中國教育應從知識游戲轉向思想游戲
“中國教育訓練了一批批很會考試的機器人。”劉道玉表示,中國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學習能力卻很靠后,這與中國教育的“游戲規則”不無關系。
中式教育“游戲規則”強調知識的傳授,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中國孩子每個階段的教育都伴隨著考試,每個人都身經百戰。他舉例說,中國學生回家后,家長問得最多的是“考試考了多少分”,而美國家長關心的是孩子“今天在課堂上提出了什么特別的問題”。美國的小學生就能獨立到圖書館查資料、作文獻說明,但中國的大學生都不一定具備這種能力。此外,中國孩子迷信權威、迷信名家、迷信老師,“迷信”扼殺了他們的想象力與綜合能力。
“如果我們的基礎教育是成功的,為什么會出現‘高分低能’?為什么會出現沒有后勁?”他認為,知識僅僅是一種對人類過去實踐的記錄,知識的多寡、成績優劣與人的能力沒有關系,中國教育需要改變“游戲規則”,從知識游戲轉向思想游戲。
對此,他提出“思想之光”理論,認為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四力”——想象能力、質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反思能力。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