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待高考釘子戶 社會文明必然向前邁進
6月2日,被戲稱中國“高考最牛釘子戶”的梁實在成都一老茶館內緊張備戰2012年全國高考,這是他個人第16次參加全國高校招生考試,F齡45歲的梁實每天都要花6個小時時間復習功課,到茶館學習也是他多年來養成的一種習慣。
從“中國第一鐵腦殼”、“現代范進”到“中國高考最牛釘子戶”,變化的是人們給梁實戴上的“帽子”,不變的是梁實每年都“如約而至”。雖然凡此種種稱呼并沒有多少惡意,但筆者更愿意稱梁實為“高考達人”。
梁實已經參加了15次高考,即將第16次參加,明年有可能第17次參加。對于梁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所體現出的“老男孩精神”,人們大多都投去了贊譽之詞。但與此同時,許多人并不認可梁實的選擇和行為,認為他過于一意孤行,甚至太過偏執。不論是哪種觀點和看法,擬或兩者兼而有之,都可謂“其情也真,其意也深”,沒必要拍案而起、忿而駁之。
值得強調的是,只要不違法亂紀、不違背公序良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堅持自己夢想的自由和權利,這既是人之為人的具體體現,也是每個人不斷進步的一種動力。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夢想而全身心地投入與付出,未嘗不是一件幸福、愉悅的事情,至于其行為是否一意孤行、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目標,往往顯得不太重要。何況我們都不是真正的梁實,不能從自己的價值立場和情感立場出發,武斷認為“高考達人”的內心一定是苦悶的、糾結的。正所謂:“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實際上,許多人變得越來越浮躁、功利、不安分,流連忘返于打麻將、玩游戲、洗桑拿、喝酒應酬等生活?墒牵簩嵰琅f巋然不動,執著于自己的高考夢想,擠出很多時間到茶館里安心看書學習。這樣的選擇、堅持和付出,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對于這樣一個專心看書學習、只想參加高考的追夢人,大多數人恐怕沒有太多的懷疑和指責資格。
從執著到偏執固然只有一步之遙,但從固執到純真或者說天真也許只有半步距離。我們可以不欣賞“高考達人”的做法,但應該尊重他的選擇;我們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不應該打擾他的安寧;我們可以追求五顏六色的生活,但不能妨礙他追求夢想的腳步。這不僅是一個良性社會的應有之義,還是成熟心態的內在要求。
要是所有人都能以平常心看待“高考達人”,既不“妖魔化”,也不年復一年地進行炒作,那整個社會的文明必然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期待著這一天早點到來。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