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高考成本變遷示意圖 30年暴漲8萬倍(4)
記者手記
漲的除了高考成本,還有考試焦慮
從1990年的280元,到今年的10萬多元,22年高考成本漲了300多倍,當然這其中有很大的物價上漲因素,然而換一種算法也可以說明問題。劉芬蘭告訴記者,這10萬多元是他們夫妻倆一年的總收入,“我們不吃不喝攢一年的錢正好是孩子高考的花銷。”而李秀珍當年付出的280元則是她一個月的工資。從一個月的收入,到一年的家庭收入總和,高考的成本上漲正在考驗著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
和成本同時上漲的還有高考錄取率,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高考錄取率在20%左右,高校擴招之后,大學生早已經不是當年的鳳毛麟角,今年的高考錄取率達到80%以上,大學越來越好考了。可是為什么高考對一個家庭的精神和物質壓力反而越來越大了呢?
“我們當年并沒有抱著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學的想法,因為大學生畢竟是少數,落榜之后會找其他的出路,只要努力就能養活自己。家有考生不會搞得草木皆兵。”李秀珍告訴記者。
這種淡定心態在如今的家長中間,早就蕩然無存,“過去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現在雖說這橋已經寬多了,但是一旦沒過去那就是沒出路,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更別提連大學都沒考上的。”劉芬蘭的焦慮,在中國家長中已成為快速蔓延的社會病。
對獨生子女過高的期望、對孩子未來的擔憂、競爭不斷加劇的就業環境,刺激著家長對高考的無底線投入,高考最終成了一場愈演愈烈的“軍備競賽”,家長仿佛只有不斷掏錢才能安心。在未來的日子里,高考成本還有多少上漲空間,誰也說不好。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