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填報指南:避免陷入十大志愿填報誤區(3)
誤區七: 盲目隨從,不切實際
家長和考生填報志愿時,根據估分或高考分數認真分析即可,切莫三心二意、左右搖擺。孩子的成績不一樣,志趣不一樣,人家填報的學校、專業能被錄取,而盲目跟著人家走,不一定就能被錄取。
點撥:填報高考志愿是一種個人行為,應該完全由個人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所掌握的信息做出最佳選擇,別人的意見只能作為參考,切忌填報志愿時不根據自己的情況,盲目跟風。
誤區八:提前批一定要填
提前批錄取的院校越來越多,提前批雖然增加了考生被錄取的機會,但它還具有攔截功能,把握不好就會帶來損失。
點撥:“提前批志愿”是把“雙刃劍”,它既能增加一次被錄取的機會,也能阻止考生進入下一批次的錄取,所以要舞好這把劍需慎之又慎。若估分不準,特別是平時成績忽高忽低的考生,“提前批志愿”尤其要慎重,因為一本及二本的招生計劃多,考生選擇余地會更大。
誤區九:目光狹隘,故土難離
不少地方,特別是直轄市和東部沿海一些城市的家長不愿讓孩子到外地上學,寧可躲在“家里”讀二本,也不愿到外地讀一本。
點撥:應當看到,各地都不乏部屬重點以及特色鮮明的普通高校,與北京高校相比,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相對較低,當考生競爭北京的大學實力不足時,可以主動把眼界放寬,根據個人實際情況選擇其他地方的大學。填報志愿要以上學為目的,特別是要找到適合個人興趣的學校和專業,如果僅僅以地域加以區分就會舍本逐末,失去好的錄取機會。
誤區十:專業選擇只追熱門
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過于集中,第一志愿在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人數為計劃招生人數的數倍之多,“撞車”現象嚴重。
志愿的選擇并不等同于未來的職業選擇,特別是偏文的漢語言文學、法學、新聞學等專業,將來從事的工作與本專業有關的約為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孩子報志愿時,最好以走為上策。既要選報“熱門”專業也不要忽視“冷門”專業,要綜合分析填報,慎重從容。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