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填報志愿指南:高考填志愿力避八誤區(2)
誤區三:跟風選熱門專業
鏡頭回放:C和父母完全不懂怎么選專業,爸媽都是朝九晚五、“兩點一線”的機關工作人員,哪里懂什么專業未來的發展。就在填志愿前,聽聞會計學這個專業最近很熱門,讀得好出來賺錢也多。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會計學就成了C的“專業”。
點評:各種院校信息、專業信息和就業前景分析文章鋪天蓋地。家長和考生心里沒底,就覺得隨大流不會錯,其實這完全背離了“因人而異”的原則。洪向陽提醒家長和考生,一定要從自身實際狀況出發來進行選擇,盡量把自身優勢和專業發展前景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事實上,在就業中,太多人都在“熱門專業”中敗下陣來,不要重演“熱門專業”無門就業的悲慘狀況。
誤區四:只上名校,不管專業
鏡頭回放:F一家正進行著“選專業填志愿”的家庭會議。“現在找工作,都是要名校畢業,必須是‘211工程’、‘985工程’才行。兒子,你先把學校選好,就算專業差點,咱還有‘××大學’這塊牌子,以后找工作絕對不難。”
點評:人才市場上確實存在名校生好就業的現象,但并不代表著專業不重要。比較理性的做法是先選擇感興趣的專業,然后通過專業排名來確定院校,然后再根據個人的分數水平,分檔依次填好志愿。
誤區五:反正要出國,專業隨便選
鏡頭回放:T家里經濟條件很好,從高二開始就在考慮出國的事,家里希望在大學期間把他送出去留學,填志愿時就顯得很輕松,覺得反正都要出國,現在先隨便填一個好考的專業,先考上大學再說。
點評:打算把孩子送到國外的家庭,對國內高考往往不太重視,感覺出國那一關才真的重要,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大學專業沒選好,到國外申請學校和報專業時,更是一頭霧水。原先的專業不喜歡,國外的新專業連聽也沒聽過,從頭開始又浪費時間,結果進退兩難。
誤區六:看著名稱不錯,憑感覺選
鏡頭回放:高考臨近,S一邊備考,一邊和家人商量選專業填志愿的事。高考院校、專業填報的“大黃頁”發下來后,她和家人都傻眼了。專業琳瑯滿目,根本不知道選什么好。S對信息傳播感興趣,但又不想學傳播學,看到“信息學”這個專業聽上去不錯,介紹也還行,就這么填了。
點評:在高考志愿填報中,“跟著感覺走”這種危險的事也經常發生。如果對行業信息、專業信息和院校信息把握不準,不妨多咨詢一些過來人或者專業的職業規劃機構。
誤區七:專挑新興專業
鏡頭回放:D成績平平,這志愿要填起來相當困難。最后,D的母親發話:“熱門專業估計你是競爭不過其他人了,咱們選個冷門點的,又是國家新興行業的那種,以后發展機會應該也不錯。”D聽母親的話也有理,就填了。如此,他就成了××專業第一屆學生。
點評:如果你正有打算填新興專業,請多三思,多了解這個專業的狀況,以及相關的就業信息。如果一無所知就填報新專業,風險很大。
誤區八:選個好畢業的,混個文憑
鏡頭回放:A覺得大學讀了也沒什么用,工作了還是得重新開始。所以,他就選了個行政管理專業,反正文科選擇面也不廣,先把文憑拿了再說。
點評:如果抱著這種心態填志愿,在大學里也是用“混文憑”的態度過四年,畢業時就真的是你失業之時了。如果不慎重填專業,大學里又不好好進行職業規劃,為求職做準備,那么進入職場后可能要經歷一段較長的探索期,苦熬四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你真正喜歡的職業。大學四年浪費了,求職資本也沒有,之后的職業發展就會在跳槽、轉型上折騰。可以說,這是最得不償失的做法。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