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考生遲到2分鐘事件 不能簡單用數字來衡量
8日上海一名考生因自行車故障遲到2分鐘,被擋在考點外。當時考生母親下跪苦求,考生還一度做出過激舉動,但最終,考生還是未能參加考試。
根據高考規定,下午考試2點45分入場完畢。而這名考生卻遲到了2分鐘,看似電光火石、倏忽即逝的一點時間,卻讓其無法趕上英語考試這趟車,多年的努力毀于一旦,不免讓人頓生同情之心。然而,結合各方面的因素考慮,應該看到,這“2分鐘”時間,絕不能簡單用數字來衡量。
不可否認,高考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次考試。對于十八九歲高中畢業生來說,這次考試考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今后人生道路上必須具備的一些素質,諸如守時、細心、責任、遵守規定,等等。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人并未意識到這一點。據報道,高考首日,長沙市公安機關共接到考生的求助電話26起,全部及時派警處置救助。
古人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規定就應該充滿剛性,不折不扣地執行方能彰顯其力量。有人認為2分鐘的時間不算太長,高考關系到考生的命運,應該給予其人性化的通融。這種將規定的“剛性”視如敝屣的想法顯然是不可取的。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