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優秀高考考生緣何青睞香港高校
為何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放棄北大、清華,選擇港大?
香港的高等教育對內地學生而言是一架國際化的橋梁。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顧曉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香港的大學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創作思考的能力,其課程設置等方面更靈活。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商科的大二學生鄧迦予說,學校的課程設置十分靈活,圍繞所學專業,開放上百門課程,由學生自主選擇上哪些課,修滿學分就行。即使是同一個專業的學生,所學課程也不一樣。不像內地高校給學生安排好了固定的主要課程。
上課時,港校比較注重實際運用,經常都需要具體分析公司的案例,當實習期間走上工作崗位,很多工作可以信手拈來。
今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商學院的重慶學生張越告訴記者,內地高校在課程設置上比較側重知識基礎。“雖然有案例學習,但學校還是挺重視期末考試,課程設置還在緩慢改革中。”張越說,“內地商學院的國際化水平很低,交換機會等和港校沒法比。”
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員楊東平曾表示,近些年來在高等教育中出現了日趨嚴重的行政化管理和官本位現象。一些青年知識分子不安心搞研究,愿意去當官,這是對學校學術氣氛的破壞。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內地有的高校,存在過分重視科研而忽視教學的現象,一些知名教授很少給本科生上課。有的學校專業設置比較陳舊,學生學習動力不足。這些現象如不改變,內地有些高校在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