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專科數萬招生計劃落空預示著什么(3)
生源危機正是轉型良機
生源不足,自然會影響高校的正常運轉。但有教育專家指出,生源緊缺的確可能會讓一些高職院校面臨艱難處境,但對教育事業來說,卻是一個轉型良機。正是由于面臨生源危機,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已開始調整人才培養思路與目標。
“職業院校當務之急是實現差異化競爭,加強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安徽工商職業學院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也曾面臨過生源不足的挑戰,但是在對形勢作認真研判,樹立了“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理念后,學校辦學方向逐步發生轉變,隨之而來的就是招生分數線的一路上揚。今年該校理工類在省內的最低控制線為401分,僅比三本線低30分,在高職批次遙遙領先。該校的會計、航空服務、旅游管理等專業已成為品牌專業,招生計劃供不應求。
形勢逆轉的秘訣就在加強校企合作。2005年起,安徽工商職業學院主動出擊,積極尋求與企業的合作,把教師和學生帶到企業“練兵場”,真槍實彈地檢驗教學成果是否符合市場用人需要,并主動報名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了解國內同行業真實水平。如此一來,人才培養為市場量身定做,畢業生動手能力強,還沒畢業就被企業預定一空。“銷得暢”反過來又促進“招得旺”,學校辦學進入良性循環。“多年來我國高等教育主要是走規模擴張的路子,而忽視了對高等教育的生命——辦學質量的追求,導致辦學質量徘徊不前。”采訪中,不止一位教育界人士指出,只有緊靠市場,了解人才需求,從提高教學質量入手來辦出本校特色,才是解決高職院校招不滿的根本之道,“只有敢于從量變到質變,才有未來”。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