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選修課是否掛鉤高考引分歧(2)
脫鉤高考,課改會否動力不足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課改明確宣布暫不與高考招生掛鉤,這引來了一些家長的質疑,也有一些教師擔心改革會因此動力不足。有關專家亦表示,從全國其他地區的經驗看,如果缺少與高考制度的銜接,改革恐怕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對此,韓平認為,高中課改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立刻與高考掛鉤,選修課程很有可能會變成“必修”,從而加重學生負擔。“‘暫不掛鉤’是防止選修課被‘異化’。”
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2011年4月,浙江省教育廳在全省30所高中進行了選修課程試點。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選修課淪為必修課的現象并不鮮見。浙大城市學院一名大一學生告訴記者,自己上高中時,選修課就成了必修課,不喜歡的課程也要死記硬背應付考試。
劉希平認為,不能為增加改革的動力,就硬性規定選修課程在高考中占有一定比例。事實上,隨著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步伐加快,高中課改完全可以與之實現“柔性銜接”。
近年來,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在推進,并于今年探索實施了“三位一體”高校招生錄取試點,即高校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面試成績三項綜合來錄取考生。
據介紹,浙江省參與“三位一體”試點的高校已有17所,基本囊括了比較好的省屬高校,計劃招收學生1600余名,報名學生超過1萬人。“盡管與全省31萬考生數量相比,錄取人數還很有限,但影響還是很大的。”劉希平說,目前高校面試已經把重點放在了對學生專業興趣、潛質和素養的考察上,這體現了一種明確的導向性,與高中選修課建設形成了對接。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