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一輪重點知識復習:通假字(18)
契:同“鍥”;刻,動詞。“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
襁:同“襁";嬰兒的被子,如現在的包袱。名詞。”則人物歸亡,襁至而輻湊。“
躈:同“噭”;一說是肛門。名詞。牛羊蹄躈各以千計。“
禽:通“擒”捕捉。動詞。“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禽:通“擒”;捕捉。動詞。“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詘:同“屈”;彎曲。動詞。“詘右臂支船。”
取:通“娶”;把女子接過來成親。動詞。“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去:同“弆”;藏。動詞。“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卻:同“卻”,退。“大軍卻,離城三里止營。”
郤:同“隙”;空隙。名詞。“依乎天理,批大卻
闕:通“缺”;缺點。名詞。“必能裨補闕漏”
輮:通“揉”;使……彎曲。動詞。“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蒻:同“箬”,箬竹。名詞。“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善:通“繕”;修治,拭擦。動詞。“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沈:同“沉”:程度深。副詞。“沈醉不知歸路。”
沈:同“沉”;形容暮靄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煙波,暮沈沈楚天闊。“
生:同“性”資質,稟賦。名詞。“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聲:通“伸”;陳述,說明。動詞。“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
識:通“志”,標志,記號。名詞“出珠授之,封識宛然。”
識:通“志”;記住。動詞。“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動詞。“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食:同“飼”;喂。動詞。“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糞便。名詞。“然與
式:通“拭”;古代車廂前用作扶手的橫木。名詞兵車不式。
逝:通“誓”;發誓。動詞。“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受:同“授”給,與。動詞。“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感也。”
孰:同“熟”;煮熟了的。形容詞。“宰夫顧熊蟠不孰,殺之,”
孰:同“熟”;仔細。形容詞。“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說:同“說高興,愉快。形容詞。”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說:同“悅;高興。形容詞。:”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說:同“悅”;愉快。高興。形容詞。“而民說之,”
說:同“悅”;愉快。形容詞。“秦王不說。”
竦:同“聳”;高。形容詞。“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