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怎么記得牢?分享五種記憶方法(2)
4.歸納記憶法
就是對知識的橫向或縱向的分析和歸納,也是記住線索和要點的過程。
比如,俄國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歸納為三個“一”:一弱(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一強(無產階級革命性強)、一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激化了俄國的各種矛盾)。
對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過,可以歸納為四句話:“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綱》指方向,七月流血拋幻想,十月革命現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實后,可以得出結論: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
5.趣味記憶法
就是把枯燥的記憶趣味化,或者叫寓記憶于趣味之中。趣味記憶的方法很多,有時甚至很荒誕,但只要有利于記憶,都無大礙。
(1)諧音記憶法
比如,《南京條約》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可以諧音記憶為“光(廣州)下(廈門)不(福州)能(寧波)上(上海)”。
(2)關鍵詞記憶法
比如,《馬關條約》的內容,可以記憶為:“一開廠、賠二億、割三島、開四口。”
再比如,“查士丁尼法典”的內容,同學們總容易混淆,可以記憶為:“歷代敕令法典看,人財訴訟總論翻;學說解釋在匯纂,查帝又把新敕傳”。
(3)荒誕記憶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開放為通商口岸,在《天津條約》)
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開放為通商口岸,在《北京條約》)
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在《天津條約》)
記憶有法,而無定法。以上介紹的幾種比較常用的記憶方法,由于各人的思維習慣與記憶水平的不同,并不可能適應每一位同學,筆者希望以本文為契機,激發同學們的探索實踐精神,開發出更有效、更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考歷史怎么記得牢?分享五種記憶方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