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復習攻略:歷史各類題型答題模式(2)

2012-09-28 13:06:49 來源:考試吧

  3.屬性排除法  即通過分析其階級屬性來排除選項,確定答案。每一個階級都有自己的階級屬性和局限性,他們采取或推行的措施總是為本階級利益服務的,基于此,通過分析排除,有些題目就會迎刃而解。

  例如:唐太宗說:“以天下之產,四海之眾,千端萬緒,須合變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劃,于事穩健,方可奏行。豈得以一日萬機,獨斷一人之慮也。”材料表明他主張

  A、發揮宰相等大臣的議政權     B、君權與相權相互制衡

  C、中央權力重心應當下移      D、君主不應實行專制統治

  唐太宗是一位封建帝王,屬于統治階級的范疇,其采取的一切措施最終肯定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和自身的絕對權威的,在封建社會里,皇權至高無上,因此,不難判斷:B、C、D三項絕對不可能是封建帝王唐太宗的主張。正確答案應是A項。

  又如:羅斯福曾打比喻說:“1933年夏天,有位頭戴絲綢帽子的老紳士在防波堤邊上失足落水。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進水里,把他救上來,但絲綢帽子被浪沖走了。老紳士蘇醒過來后,千恩萬謝,夸獎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紳士卻因丟了帽子而斥責他的朋友。”對這段話的準確理解是

  A.新政遭到資產階級的激烈反對  B.新政損害了資產階級民主制度C.新政犧牲了資產階級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劇了美國社會的矛盾

  羅斯福作為美國資產階級的代表,其實施新政的目的是在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前提下通過加強對經濟的干預來緩和美國的社會矛盾,因此首先我們就否定了B、D兩項,而從材料中我們可以得知在新政初期“老紳士”(資產階級)對“朋友”(新政)是“千恩萬謝”的,只是危機過后才“斥責他的朋友”,故又否定掉A項,因而本題的正確答案只能是C項。

  再如2009年全國卷2第18題:1835年,印度總督本丁克決定:“英國政府的偉大目標應該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間提倡歐洲文藝和科學,所撥了的一切教育經費最好完全用在英語教育上。”這表明英國當局力圖

  A.將英語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B.以行政手段促進印度基督教化

  C.在印度大力推選西方文化      D.推動英國文化與印度文化結合

  本丁克作為英國駐印度總督,其實施某一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英國的殖民利益(具體講那就是其推行英語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民族同化政策)就不難判斷正確答案為C。

  4.分析排除法  就是通過反復閱讀分析所給選項確定出正確答案,這主要是針對有些題目的選項本身表述就有問題,題意明顯有錯誤,通過閱讀分析可以直接排除。

  例如:20世紀,國際社會為維持和平進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國際聯盟制裁了日本對中國東北三省的侵略行經

  B、聯合國安理會有權采取行動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

  C、《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是美蘇兩國妥協的產物

  D、冷戰結束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維護了歐洲和平

  國際聯盟由英法操縱,沒有制裁日本的侵略行經,而是縱容,因此A項錯誤,《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是聯合國第50屆大會討論通過并于1996年生效而不是美蘇妥協的產物,因此C項錯誤,北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歐洲乃至世界局勢的動蕩與不安,故D項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又如: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中這樣描述:“在宋以前有 三公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

  A.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C.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

  本題看似很難,其實不然,此題的時限是中國古代,B、D兩項均發生于明朝,故首先否定,材料的核心是君臣議政時的關系,而A項表述的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不合題意,故本題的正確答案只能是C。

 

  (責任編輯:韓志霞)

 2/2   首頁 上一頁 1 2

分享“2013高考復習攻略:歷史各類題型答題模式”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dⅴd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 欧美性爱A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动漫尤物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