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辯證法
高中政治學習需要總結歸納重要知識點才能更好學習政治學科,在掌握了每課重要知識點后才能為以后高考文綜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是2013高考政治復習重要知識點。
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把握因果聯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間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
(2)運動和發展
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運動和發展的普遍性;正確理解發展的實質;要以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有創新精神,與時俱進,學會創造性思維。
(3)規律
規律;規律的普遍性和客觀性;認識和利用規律;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4)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是正確對待矛盾的前提。
(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6)內因和外因
內因和外因;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7)量變和質變
量變、質變及二者之間的關系;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辦事情;堅持適度原則。
(8)事物發展的趨勢
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定戰勝舊事物;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9)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
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承認矛盾,主張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形而上學的根本觀點是否認矛盾,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問題。
注:考點中要注意的問題
1、聯系的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是相互聯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事物的聯系,不僅表現為橫的方面的聯系,也表現為縱的方面的聯系。第三,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2、聯系的客觀性:事物的聯系不以入的意志為轉移,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們強加的,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系,也無法割斷事物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聯系。
3、聯系的有條件性:事物的聯系不是絕對不變的,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并不是任何若干事物之間都存在某種聯系,它是有條件的,且隨時間、地點、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4、聯系的多樣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萬別、無限多樣的,事物的聯系也是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聯系,對事物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不同的作用。
5、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
6、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兩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區別:一是含義不同。二是兩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體處于統率地位,部分從屬于整體。功能有三種情形,一是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二是整體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三是整體的功能小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聯系:一是兩者不可分割;二是兩者相互影響。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
整體與部分關系的方法論意義: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7、事物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基本含義:是指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弄清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和地位;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8、規律與規劃的關系: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區別:一是含義不同;二是性質不同。聯系:正確規劃根據規律制定并反映規律。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3年高考政治復習知識點:辯證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