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異地高考方案將出臺 非閩籍學生普遍留校
去年9月開學,培元中學初中部40多名非閩籍學生要求轉學,校長楊一彪一度特別苦惱。然而今年開學,初中部的非閩籍學生全部留了下來。這得益于今年5月福建省教育考試院提出的政策: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3年完整學習經歷的非戶籍考生,可在福建就地報名參加普通高考。
8月31日,中國政府網刊發了《〈關于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意見〉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原則上應在2012年年底前出臺。這也意味著,福建的“異地高考”政策,將在幾個月后有具體的實施方案。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非閩籍學生選擇留在福建高考,曾受到極大關注的晉江荊山外來工子弟學校“異地高中班”,又將何去何從?
近五萬外來初中生非閩籍占了三萬多
據泉州市教育局統計,就讀于泉州市各初中的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有47992人,其中外省籍學生約占70%,約3.27萬人。往年一到新學期開學,各中學都會迎來一波初一、初二非閩籍學生的轉學潮。
培元中學校長楊一彪說,按照該校初中部配備的優秀設備和師資,本來可以培養500個學生直升高中,可去年,由于越來越多的外來工子女轉學而空出了近兩個班的老師,造成各方面資源浪費,影響學校正常辦學。今年,因為“異地高考”政策的落實,情況大有改觀。
“去年暑假政策還沒出來,我女兒不得不轉學,一個人回老家讀初三;現在好了,2014年就可以異地高考,我那剛要讀初二的兒子算是趕上好時機了,今年他就不用回去了。”晉江高登中學江西籍學生楊瑩輝的母親楊海紅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擔心女兒在老家不適應,一方面又為兒子可以免于轉學而高興。
荊山186名高二生轉入福建學籍“突圍”
然而,晉江荊山外來工子弟學校的186名新高二學生卻有點擔憂。他們是來自“六省一市”異地高中班的非閩籍學生,如果沒有出臺相應措施,到2014年,他們將因為不具備福建省高中三年學籍的條件,無法實現異地高考。
為此,福建省教育廳已正式下文,批準晉江荊山外來工子弟學校201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新學期升入高二)186名外省學籍的學生,可根據家長及學生本人意愿,于今年秋季將學籍由所在省份轉入晉江市紫峰中學,納入福建省統一學籍管理。至2014年,可認定這些學生具備福建省高中三年學籍,具備在福建省參加高考和高校招生的資格。
校長陳碧陽介紹,目前正在為學生辦理轉學籍事宜。從新學期開始,這部分學生將改用福建教材上課,學校也將制定計劃,為學生補習高一年的知識,確保這些學生順利參加2014年福建高考。
晉江“異地高中班”隨政策慢慢轉型
“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對荊山學校“異地高中班”的影響也是可以顯見的。據了解,學校原計劃今年招收各省籍高一新生450人左右,但新政出臺后,外省籍學生可以選擇進晉江公辦中學,與本地學生同享晉江高中免費的優惠待遇。因此,學校最終僅招收了兩個班不到80個學生。
“在具體細則出臺前,高校招生計劃和錄取方案也都沒有明確,加上福建省內高校對部分外省籍學生沒有吸引力,他們有回老家就讀大學的考慮,因此我們的異地高中班還要為這部分學生服務。”校長陳碧陽說,對新進高一學生,學校將以教授福建教材為主,待高二年學生確定去向之后,將對準備回老家參加高考的學生進行重點輔導,保證他們順利過渡。
“我們正在申辦‘福建籍高中教學班’。”陳校長表示,經過幾年的嘗試,荊山學校已擁有一定的教師資源和辦各地高中班的教學經驗,今后將跟隨政策慢慢轉型。
對此,晉江市教育局姚榮祖副局長認為,增設“福建籍高中教學班”的關鍵在于生源,“如果生源不足無法成班,則取消高中班,由教育局協助分流已報名的學生到公辦學校,荊山外來工子弟學校集中精力辦好幼兒園和小學;如果社會反響熱烈,生源充足,市政府及市教育局將給予大力支持,學校方面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