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異地高考”方案2012年底出臺(2)
面臨難題
教育資源不足以支撐“異地高考”
詹顯良表示,如果在我省實施“異地高考”,壓力將會非常大,尤其是昆明市,教育資源將會嚴重不足,畢竟現有的教育承載能力有限。因此,原則上將因地制宜,屆時由省教育廳出臺一個總體方案,省內各州、市結合各地實際自行制定實施措施,做到分類指導,穩慎推進。
詹顯良特別提到,實施“異地高考”最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要防止“高考移民”,一旦把關不嚴,可能就會帶來不公平因素,比如說一些省外學生來云南搶占錄取機會和教育資源,因此需要做一些條件性限制。對于教育部提出的“異地高考”的“三大準入條件”,云南省將會充分參考并吸納,并有原則地適度放開……接下來,云南省將在省內開展調研,并寫出一個初稿,召開座談會,待意見基本一致后,將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和召開聽證會。
教師觀點
可實行異地高考+原籍錄取
省政協委員、北師大昆明附中特級教師趙磊認為,對于在滇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來說,“異地高考”是一個好事,總的來說是利大于弊。“很多孩子本身就一直在云南上學,有的是讀到初三回老家參加中考,然后又回來讀高中,過程很麻煩、還很費錢,異地高考可以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對于本地學生來說,可能會存在教育資源被擠占的現象。”
教育專家、昆三中原校長趙家林也是“異地高考”政策的擁護者,他認為,客觀地說,這項政策很好,也是一種追求社會公正公平的表現,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人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地域而受到歧視,比如說過去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很容易考上好大學,而其他一些地區的學生想上好大學要難很多。”趙家林說,至于放寬“異地高考”后可能帶來的“高考移民”現象,只要再加一些附加條件,比如教育部規定的家長工作穩定、繳納各種保險等,劃定一些門檻,用制度來進行限制,應該就能避免“高考移民”現象。
有專家建議,可以實施“異地高考”,但在錄取時采取原籍錄取的方法。趙家林認為,原籍錄取是個好辦法,不過如果要這么做,可能就又得恢復全國統一一張試卷,才顯得公平。“要不然試卷不同,分數也會有差異,從一個省拿到另一個省有時候也沒有可比性。”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