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開放 河南考生上大學機會有望增多(3)
聲音
招生計劃是否會增加,本地、外地考生利益如何保障
《意見》中提出,對符合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條件的隨遷子女凈流入數量較大的省份,教育部、發展改革委采取適當增加高校招生計劃等措施,保障當地高考錄取比例不因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參加當地高考而受到影響。
對于這一條,市民王女士產生了疑問:從字面上看,這樣的說法意味著異地高考的實施將不會受到高校招生計劃的影響,是可以順利進行的,但這些計劃從何而來?就像北京、上海等地一樣,那么多的流動人口,大量的隨遷子女,招生計劃能全覆蓋嗎?本地考生和外地考生的利益真的都能保障嗎?
專家解析
實施起來難度很大,高考招生不公尚不能徹底改變
從表面上看,為保證異地高考政策能順利實施,同時又不損害當地考生的利益,教育部門會適當地增加高校的招生計劃,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措施想要真正實現似乎不那么容易。
一重點中學的校長表示,以北京為例,如果放開異地高考,大量隨遷子女可以在京參加高考,而同時又要保證現有的高考錄取率不下降,每年需要增加的招生計劃數不是三萬五萬就可以解決的,而現在國內許多大學尤其是重點大學都已經是超負荷運轉了,因此這部分招生計劃無論是省內解決還是靠外省院校調劑,想要實現恐怕難度都會很大。
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稱,異地高考對于北京、上海等擁有大量優質教育資源的城市來說,將是一個巨大考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異地高考一次性放開的可能性恐怕不大,各地肯定會制定相應的門檻,循序漸進地實施。
市招辦主任介建中認為,事實上,高考制度最大的不公是優質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以北京與河南考生進入北京大學的比例為例,2012年北京的考生每千人可以有3.3人進入北大,而河南則是超萬人才有1人進入北大。因此,即使完全放開異地高考,也并不能最終改變高考招生名額分配的不公。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