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帆:大談異地高考實行難點之處
張千帆:異地高考實行的難點在于地方保護主義
今日,中國憲法學會副會長、北大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以異地高考與教育公平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時表示,異地高考實行的難點主要在于地方保護主義。
張千帆指出,異地高考之所以難,關鍵在于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從大的方面來講,目前大學招生地域歧視是非常嚴重的,本地大學對當地考生投放了比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名額,北大、清華等也不例外。當然在其他地方,像上海、江蘇、浙江、湖北等,這種地方保護的程度比北京更嚴重。這個時候如果放開異地高考,讓更多的隨遷子女來到北京參加高考,如果來的人很多,肯定要和當地的京籍考生爭搶在北京的錄取名額。
張千帆說,目前教育部等四部委出臺的意見已經考慮到了不同地區之間的利益沖突。相對京滬,包括廣東這些隨遷子女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因為隨遷子女人數比較多,可能吸納他們之后會顯著地增加當地的考試競爭壓力。所以可以讓當地大學適當地增加錄取人數,來維持當地的錄取比例不變。比如北大,在北京現在錄取大概是占了百分之十幾,隨遷子女進來之后,適當地增加名額,對于本地還是維持在同樣比例的錄取率上,這樣就很有效地化解了京籍和非京籍、本地和外地考生之間的沖突。所以,在這個階段,本地和外地的利益沖突是不存在的。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