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學生要懂得緩解高壓才能遠離失眠
失眠是一件非常煩人的事情,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我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及時將學習壓力排解,極有可能會失眠,我們來看看一些治療高考失眠的方法。
有研究表明:高考之前許多學生會伴有“高考失眠癥”,失眠的根源主要是壓力太大。那么壓力為什么會影響睡眠呢?
有雜志曾經發表文章認為:壓力能影響人的神經系統節律,并對睡眠的各個時段都會產生影響,白天的壓力與晚上的睡眠不佳有著必然聯系。現在科學家正在研究白天的壓力具體是怎樣影響晚上睡眠的。研究發現,那些壓力大的人晚上會經常醒來并且深睡眠的時間很短。研究人員監測了59名健康大學生在睡眠時候的心率。他們心率的變化能反映不隨意神經系統的活動及心肺功能。為了引發在睡眠期間的壓力,研究人員要求一半學生在醒來后作15分鐘的演講,以便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有壓力的學生和沒有壓力的學生在睡眠時候的心率是不同的,有壓力的一組在快速動眼期心率會發生變化。研究結果發現了那些壓力大的學生和失眠癥患者心率變化模式是相同的。
據最近一組調查顯示:69%的應屆考生每天僅睡6小時,而能夠睡上8小時和10小時的分別只有28%和3%;至少有76%的考生倍感疲乏。我們從以往的高考中可以發現,很多考生普遍感到壓力大,不少考生進入考場后由于神經太過緊張,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理解力也隨之下降,他們答題反應遲鈍,原本很容易做的題目也變作了“歌德巴赫猜想”,這樣考試成績自然不會理想,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考試焦慮癥”。
這種癥狀出現的客觀原因,是家長較高的期望值帶給孩子的精神壓力。另外,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各種名目的考試如潮涌向學生,有的學校還采取倒計時方式,這就讓學生更加緊張。分析學生的主觀原因,怕失敗是最大的心理負擔。
既然考試壓力會造成緊張、焦慮,進而會造成高考失敗,那么分解壓力、消除緊張焦慮應該是提高考試成績的必要手段,調整好考試狀態很重要。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精神狀態同人的腦細胞活動規律密切相關,相應的腦電波決定了當時人的精神狀態。譬如:保加利亞教育心理學家羅扎諾夫研究指出:“α腦波活躍的時候正是我們學習的最佳狀態。”日本山本光明先生的研究也表明:“當人發揮出最大的注意力時,就是腦波呈現出α波的時候,α波是在人的身心都呈現放松狀態時所出現的一種緩慢的腦電波。”現在有人開始使用腦狀態調控儀來誘導腦內α波活躍起來。這種儀器運用頻率跟蹤反應的原理來幫助學生誘導α腦波,調整好考前狀態,有利于考出應有的水平。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