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6)

2012-10-30 14:32:32 來源:中華考試網

    考點1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1.人民群眾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要的穩定的部分是勞動群眾。

    2.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主要表現: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3.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肯定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就必須樹立群眾的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做到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4.青年學生要堅定地走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的道路強調青年學生與群眾的實踐相結合,是由青年學生的特點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及改革開放的實踐需要決定的:青年學生走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道路,要求做到: 第一,既要認真學習書本知識,又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第二,在實踐的基礎上做到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

    考點13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

    1.改造客觀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改造自然界,就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屬性與規律,變革自然物的原始形態,使自然界發生和諧的變化,創造出人工形態的物質資料,以滿足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改造社會,就是要通過變革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或管理體制,改變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使社會面貌發生變化,不斷進步。

    2.改造主觀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改造主觀世界同客觀世界的關系。在改造主觀世界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改造處于核心地位。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會自發形成,只有在實踐基礎上,自覺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轉變主觀世界。

    3.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關系:改造客觀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改造主觀世界就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其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主觀世界。

    4.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主觀世界,從而促進自身的不斷完善。人們通過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從而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都離不開實踐。

    5.在社會實踐中實現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①要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不斷調整主觀與客觀的辯證關系。②在實踐的基礎上做到主觀與客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認識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6)”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青青 | 制服丝祙第1页在线 | 中文亚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