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哲學原理世界觀、方法論(3)
主次矛盾原理
①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發展的進程。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②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①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于這個中心。②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必須高度重視在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存在的種種矛盾、困難和問題,堅持經濟與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
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①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②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①在我國現階段,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但公有制經濟居于主體地位,所以我國經濟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②“一國兩制”沒有改變我國的社會制度性質。③正確認識形勢和估計工作中的成績與缺點,處理好人際關系。對缺點和錯誤要防微杜漸,對成績和勝利不要驕傲自滿。
發展的原因原理
①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②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根本原因、源泉)。③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④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①社會的發展是由社會內部矛盾——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推動的結果。②我國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把立足點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礎上,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依靠自己的發展。③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④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⑤技術引進的關鍵是消化和吸收,把引進和開發、創新結合起來;利用外資要堅持平等互利原則,量力而行。
發展的狀態原理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結構和排列次序的變化會引起質變。②用量變引起質變的觀點看問題。堅持適度原則,不失時機促成飛躍,重視量的積累,學會優化結構。
①青年要把理想和苦干精神結合起來,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才能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②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當腳踏實地、有步驟、分階段地一步一步地去實現現代化建設的目標。③企業要優化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學習要優化時間配置,提高學習效率。
發展的趨勢原理
①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②正確對待人生和社會發展中的困難和挫折,堅信前途是光明的,準備走曲折的路。
①要站在發展的立場上,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促進其發展壯大。②既要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又要學會正確對待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的困難,把自己的前途命運與社會主義的改革大業緊緊聯系在一起,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③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堅信光明的前途,才能滿懷信心地戰勝困難和挫折,向著正確的人生目標邁進。
認識的根本任務原理
①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經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②實現認識的根本任務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備兩個條件:在實踐基礎上占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運用科學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制作。③科學的思維方法包括分析與綜合的統一,想象與創造性思維。
①企業經營者必須抓住生產要素間的內在聯系組織生產。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高舉鄧**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③我們在認識事物時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關心了解課本以外的社會實際,正確認識其本質。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哲學原理世界觀、方法論(3)”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