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主要原理及其應用(3)
7、國體和政體的相互關系原理
(1)原理內容:國體即國家性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體指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即統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來組織自己的政權機關。二者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適當的健全的政體,對維護和鞏固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有著重要作用。政體具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國體相同的國家,政體可以不同;說明當代資本主義國家政體具有多樣性,如議會君主制、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等;說明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才能鞏固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維護廣大人民的權利。
8、國家的結構形式原理
(1)原理內容:統治階級總是把國家劃分為若干行政區域。國家結構形式是指國家的整體和部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關系。根據國家權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國家的結構形式又可分為單一制和復合制(主要是聯邦制)兩大類型。
(2)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資本主義國家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說明我國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的關系,發揮中央和地方的兩個積極性,既維護中央的權威,又兼顧地方利益。(整體和部分、反對個人主義和小集團主義)
9、“一國兩制”是和平統一祖國的基本方針原理
(1)原理內容:“一國兩制”是我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它是指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必須完整,不容分割,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統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部,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澳門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
(2)應用范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了穩定和繁榮(實踐和認識);說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組成部分,完成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3政治重要知識點:主要原理及其應用(3)”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