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海南異地高考設準入條件:從小學讀至高中(2)
觀點三:外籍或港澳臺同胞子女在瓊讀書應安排
“我和丈夫的籍貫在海南,但戶口在香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海南參與家鄉建設,孩子從小學開始在海南讀書,今年讀初二,我們希望他能一直在海南成長,并參加高考。”讀者王女士說,隨著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升溫,吸引來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和港澳臺同胞,這部分居民的子女如何參加高考?希望決策者在制定異地高考政策時,能夠作出妥善安排。
觀點四:監護人要在海南工作滿6年
“我和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面臨同樣的情況:在海南工作多年,孩子從小在海南讀書,但一家人的戶口未曾轉到海南來,或是只有孩子的戶口在當年“海南購房落戶”時遷到了這里,父母的戶口還在內地。”讀者陳先生建議,制定海南異地高考方案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一是考生監護人在海南有沒有固定單位(以繳社保、納稅為依據),二是考生監護人在海南有沒有產權住房,三是考生在海南的就讀年限。他提出,如果考生監護人在海南有固定單位的話,最好是累計工作6年以上(以社保繳費為據);也有不少家長屬自主創業或流動打工者,如果監護人在海南沒有固定單位,但有產權住房的(以房屋產權證為據)的,要提供營業執照或納稅證明其在海南工作生活6年以上。
陳先生強調,在中學階段,海南與內地的教育水平有很大差距,為了保證海南本地考生的權益,考生必須符合“在海南完成初中和高中學業”等條件。
觀點五:海南教育要苦練內功
在海南工作近20年的黃先生曾親眼見證過“高考移民”給海南帶來的沖擊。他的觀點是,“高考移民”涌入海南,主要是由于海南的基礎教育太薄弱。而這并非一朝一夕能解決。一味的防堵是治標不治本,要想把腰肝挺起來,海南教育要苦練內功。海南師資水平低,直接影響了教育質量。建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下大力氣抓師資水平,抓教育質量。教育上不去,海南將來就沒有希望。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