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類招生為特殊人才準備 并非所有考生都適合
從本月起,空軍或民航招飛、藝術特長生、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特殊類型招生考試政策陸續公布。不少高三家長很關心這些特殊類型的招生。一些家長對這些特殊類型招生存在誤區,以為是上大學的捷徑。其實不然,特殊類型招生是為特殊人才準備的,并非所有考生都適合。
特殊類型招生要求嚴格。如民航、空軍招飛對報考者的身體條件、心理素質等要求比較高;自主招生是為“偏才、怪才”和綜合素質高、在某一專業具有培養潛能的學生而準備的;而藝術特長生和高水平運動員招生分別為在藝術和體育方面具有特長的考生準備。沒有相應才能的考生不適合報考。
特殊類型招生程序規范。特殊類型招生院校根據本校特點,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規范招生。特殊類型招生都要經過多關測試,通過的考生還要對社會進行公示。除了保送生外,參加其他特殊類型招生的考生,還要參加高考,文化課成績要達到相應要求。因此,高三生家長要理性看待特殊類型招生。
特殊類型招生名額有限。特殊類型畢竟只為少數具有特長的考生準備,招生規模有限。如空軍2012年度在地方普通中學應屆高中畢業男生中錄取飛行學員1000余名。而每年通過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只有1.6萬人,約占全國錄取計劃總規模的0.24%,占全國重點一本錄取計劃總規模的2.86%。這意味著大部分考生是通過全國統一高考進入理想大學的。
綜上所述,高三生父母要結合孩子具體情況報考,別為了享受高考加分優惠政策而盲目跟風。如果強迫沒有相關才能的孩子參加特殊類型測試,不但浪費財力、物力,還會影響正常復習備考。
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特殊類招生為特殊人才準備 并非所有考生都適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