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中國古代的重大改革與變法(2)
五、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1581年)。
1、目的: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統治危機。
2、內容
①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并為一條,征收銀兩。
②把從前按戶、丁征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
3、意義: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納銀代役的規定,相對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松弛;賦役征銀的辦法,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有利于農業商品化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增長。
附:
1、我國古代改革或變法的分類
①富國強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變法。
②社會制度的根本變革:李悝變法、吳起變法、商鞅變法。
③封建王朝內部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張居正改革。
④少數民族學習先進漢族文化的變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2、決定改革成敗的主要因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否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②改革派與反對派力量強弱對比。
③最高統治者的態度。
④改革的策略方針與用人是否得當。
⑤是否觸犯人民的利益。
3、古代改革對我們的啟示
①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與產物。
②革除社會弊病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改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③是否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是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
④改革不會一帆風順,必將遭到舊勢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充滿著尖銳的斗爭。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中國古代的重大改革與變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