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黨的建設(4)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內容
A.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國內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現實之間的矛盾。
B.確定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盡快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C.確定今后的總任務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中國而奮斗。
D.確定經濟建設方針是既反冒進又反保守,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
②意義: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方針和設想富有創造性,是對我國對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
①內容
A.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
B.果斷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C.決定撥亂反正,審查和解決黨內一批重大冤假錯案,以及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
②意義: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是在這次會上開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內容: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成為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內容:①闡明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②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內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設的主要任務: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加快改革開放,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B.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②意義:
為我國規劃了本世紀前進航程,確立了邁向21世紀的行動綱領,大會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黨的建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