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3)
四.高考題例
01.(2004全國文綜三套16)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以后,秦朝
A.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免B.貴族不得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C.家族勢力在地方絕跡D.縣以下不設立基層組織
02.(2006年重慶文綜12)史書記載:“始置諸州通判,……故常與知州爭權”。反映的朝代是
A.漢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03.(2005年江蘇歷史4)下列政治制度中屬于遼代的是
A.猛安謀克制B.“蕃漢分治”C察舉制度D.行省制度
04.(2006四川文綜12)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統治者在地方設置的管理機構是
A.西域都護B.行中書省C.宣政院D.理藩院
05.(2006四川文綜13)明朝建立后,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三司”指的是①承宣布政使司②提刑按察使司③奴兒干都司④都指揮使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06.(2007廣東歷史3)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鄲等郡名和藍田等縣名。這一發現可以印證秦朝的下列哪一項事實?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B.出現了造紙業的事實
C.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D.用泥制陶的事實
07.(2008寧夏文綜25)《舊唐書?良吏傳》記載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員,“(高宗)永徽中累授定定令,誅大姓皇甫氏,盜賊止息,號為善政”。當時此類的記載尚有許多,這說明
A.官府與大姓的關系是地方治理的關鍵B.朝廷一直壓制門閥士族
C.朝廷對地方缺乏影響力D.士族大姓勢力膨脹導致割據
08.(2008重慶文綜18)下列職官或機構,直接管理地方財政的是
A.西漢刺史B.唐朝戶部
C.北宋三司使D.明朝承宣布政使司
09.(2008廣東文科基礎21)明初,朝臣建議建文帝削藩。隨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最后占領南京,奪取帝位。此事說明當時
A.實行了內閣制B.設立了軍機處
C.實行了分封制D.郡縣制受到挑戰
10.(2009年北京文綜12)圖6是北京廣安門橋北的;薊城紀念柱。《禮記》載:“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后于薊。”與薊城建立相關的制度是
A.禪讓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縣制
11.(2009年安徽文綜12)下列四圖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屬行政區劃的沿革狀況,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③④②①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D.①③②④
12.(2009年浙江文綜14)右圖是一副殘缺的中國古代“地方結構示意圖”。請根據留存信息,判斷該圖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高考題例答案及解析:
01.A熟悉郡縣制郡守、縣令的產生方式。
02.C從通判與知州的設置時間得出結論。
03.B“蕃漢分治”(南北兩面官制)為遼代制度。
04.B行中書省簡稱行省,為元代地方管理機構。
05.B奴兒干都司為明朝管轄女真族地區的地方機構,非三司。
06.C從郡縣名稱可以印證。
07.A從誅大姓皇甫氏的作用思考。
08.D布政使司管地方的民政和財政。
09.C從“靖難之役”的歷史背景思考。
10.C從題中文字可知是西周初年開始實行的分封制。
11.A圖③春秋時,圖④秦漢時,圖②唐朝時,圖①元朝時。
12.B從軍事、行政、司法、財政權分立及地方官名稱作判斷。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三歷史重要知識點復習: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