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作素材(12)
這個故事實在耐人尋味。
據說,在牛津的學子中,先后出現了4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此外,英國歷史上的41位首相中,有30位畢業于牛津大學。真不愧是“國際一流大學”!
我們國家也提出了創建××所“國際一流大學”的目標,一些名牌大學也躍躍欲試,試圖在短時間內躋身于“國際一流大學”之列。姑且不論我國的高水平大學在辦學理念、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學科水平、辦學條件、資金投入等方面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僅就招收有“創造潛力”的優秀生和捍衛“獨立精神”這兩點上,其差距簡直就是無法比擬的。
我們的高水平大學也想招收最有創造潛力的優秀生,但目前的“應試教育”已經將學生與生俱來的個性和“創造潛質”扼殺殆盡。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還處于“人情社會”、“熟人社會”、“權力社會”之中,即使名牌大學恐怕也不能幸免,招生、考試中的不正之風、種種違規現象屢禁不止。不要說高級別領導人出面說話,就是某級教育行政部門、招生部門,乃至其它可以制約大學的部門和權勢者,都會讓學校難于捍衛自己的“獨立精神”。
我們都很羨慕像哈佛、牛津、斯坦福、耶魯等“國際一流大學”,也很想創建幾所這樣的“國際一流大學”。但我覺得,僅在“尋求超常規的發展和跨越”上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發生在牛津大學的故事,實在是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值得我們好好思索和玩味。
45、 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戴摩西尼年輕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練習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遛達遛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揮動剪刀把自己的頭發剃去了一半,變成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為羞于見人,他只得徹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頭,一心一意地練口才,一連數月足不出室,演講水平突飛猛進。經過一番頑強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撲下身去,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追逐既定的目標。但人都是有不小惰性、有太多欲望的動物,要做到這一點實在不易,常常就難免戰勝不了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誘惑,割舍不下尋常的享樂。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廢,功虧一簣。那么,當惰性膨脹、欲望洶涌,追求的腳步躑躅不前時,應該怎么辦呢?不妨學學戴摩西尼,他的辦法固然有些極端,但唯其如此,才能管用。他剃掉了一半頭發,就徹底斬斷了向惰性和欲望妥協的退路。而一旦沒有退路可逃,就只能一門心思地朝前奔了。
斷掉退路來逼著自己成功,是許多智者的共同選擇。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簽訂合約,半年內交出一部作品。為了確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柜子里,把鑰匙丟進了小湖。就這樣,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友和游玩的念頭,一頭鉆進寫作里,除了吃飯與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果作品提前兩周脫稿。而這部僅用了5個月時間完成的作品,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文學巨著《巴黎圣母院》。
46、多想幾步
兩個年輕人同時受雇于一家店鋪,可是過了不久,叫阿諾德的小伙子晉級加薪,叫布魯諾的小伙子卻仍在原地踏步。布魯諾對老板的偏心很不滿,老板聽完他的抱怨后,說:“布魯諾先生,你現在先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賣的。”
布魯諾從集市回來向老板匯報,說今早集市上只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
布魯諾趕緊又跑到集市上去看,回來告訴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價格是多少?”
布魯諾又跑到集市上去問來了價格。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請你坐到這里,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別人怎么做的。”
老板安排阿諾德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賣的。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向老板匯報說只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口袋,價格是每斤1元。土豆質量不錯,帶了一個來讓老板看看。這農民一個鐘頭后還有幾筐西紅柿上市,看來價格適宜,這么便宜的西紅柿老板可能會購進一些,就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正在外面等著回話呢。
老板聽后,對布魯諾說:“現在你知道為什么阿諾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確實,同樣的工作,往往有不同的結果,關鍵在人。好比下棋,有的走一步只能看一步,有的則走一步能看三五步甚至更多,勝敗往往就決定棋手走一步能預見幾步。
遭受失敗和挫折后,怨天尤人是徒勞的,認真總結教訓,找出失敗的根源在哪里,想想自己走一步能夠預見幾步,才是上策。
(責任編輯:王曉冬)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