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語文詩詞鑒賞試題解析(安徽卷)
2008-10-07 09:24:24
來源: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③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
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縣城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四無依傍,地勢險要,是南宋軍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陽(今屬江西)人,以忠義自任,曾率軍抗元。兵敗后隱居福建一帶,后被元人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渦。
(1)詩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
(2)簡析“危似孤臣末世難”中“孤”字的妙處。
答:
【參考答案】
(1)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表達了詩人盡管身為孤臣,身處末世,也要勇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與孤臣的“孤”,字面相應,聯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與詩人砥柱中流的壯士情懷相應,托物而言志
③偶爾存留的孤山與沒世僅存的孤臣相應,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將帥嚴重匱乏,比喻貼切。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詩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能讀讀懂詩中的托物言志,再結合注釋二,本題的解答應該不是很難。
這是謝枋得被強行送往元都大都時途經小孤山所作。此詩托小孤山以言志,詩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間是那樣的凄清寂寞,孤苦無依。但詩人并未就此消沉氣餒,盡管身為孤臣時處末世,卻表達了也要“堅如猛士敵場立”,也要“江山有此障狂瀾”、也要英猛堅毅、殺敵報國的壯烈情懷,以及“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宙我心寬”自己能夠力挽狂瀾、取得抗元勝利的堅定信念。“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詩中亦含抗元將帥匱乏,孤苦無依壯志難酬故國難復的隱痛,但詩人難能可貴之處在于,一洗國破家亡之痛,而發為激越凄厲之音。謝枋得詩傷時感舊,沉痛蒼涼,詩風樸素端正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