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語文詩詞鑒賞試題解析(福建卷)
2008-10-07 09:27:44
來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
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答:
【參考答案】
這首詩景中含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了燕子的可愛之態,又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這首詩寫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里的燕子擾人的情景。首句說茅齋的極度低矮狹窄,“熟知”,乃就燕子言。連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這茅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著說“故來頻”。燕子頻頻而來,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煩惱。三、四兩句就細致地描寫了燕子在層內的活動:筑巢銜泥點污了琴書不算,還要追捕飛蟲甚至碰著了人。詩人以明白如話的口語,作了細膩生動的刻畫,給人以親切逼真的實感;而且透過實感,使人聯想到這低小的茅齋,由于江燕的頻頻進擾,使主人也難以容身了。從而寫出了草堂困居,詩人心境諸多煩擾的情態。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詩云:“遠客孤居,一時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這種不可人意,還是由客愁生發,借燕子引出禽鳥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這首詩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詩俱從茅齋江燕著筆,三、四兩句更是描寫燕子動作的景語,就在這“點污琴書”、“打著人”的精細描寫中,包蘊著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擾和心緒不寧的神情,體物緣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詩句中雖不著一字,卻全都在景物描繪中表現出來了。全詩富有韻味,耐人咀嚼。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