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08高考數學(江蘇卷)考試說明及題型示例
1.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
2.教育部考試中心“2007年高考(新課標卷)考試大綱。
3.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數學)”。
注意:以上述為依據,不拘泥于這些大綱。至于教育部考試中心“2007年高考(新課標卷)考試大綱,可以參考上海,廣東,海南,寧夏卷。
二.試題題型與難度要求的變化
(1)關于題型的變化:
減少選擇題是必然趨勢,填空題可以增加到10-12個,多數填空題要非常基礎,每個題至多包括2個知識點(06年的一道填空題包括了5-6個知識點)08年的考試試題題型很可能為:不考選擇題,考14個填空題,6個解答題,其中6個解答題中的3個小問會適當的減少。南大和南師大都堅持這種不考選擇題的做法。當然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即:10道填空題,4個選擇題,6個解答題。
(2)關于試題的難度:
考試難度系數約為0.6,數學也可以到0.55
07年試題中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例為5:3:2;08年高考數學試題中容易題,中等題,難題的比例為6:2:2。當然,曹老師也提到試題難度這在命題時是很難把握的,但考試中心對數學試題難是認可的。
此外,今年考試中的c級要求比以前有所減少,c級要求是命題的重點,解答題一般在c級內容中考,中檔題,能力題也都是在c級要求中體現。
(3)關于理科選修的題型:
理科選修的40分考4個大題,其中2-3個容易題,特別是4選2的內容為簡答題,即解題過程可以簡單,復習時可以參照課本,不宜難;有1個中檔或偏難的試題會出現在選修2的內容中,如:空間向量,定積分,復合函數求導,隨機變量概率分布。
三.考試內容的增刪
增加:函數零點,算法初步,線性回歸方才,幾何概型,全稱量詞與存在量詞,推理與證明,常用導數。
(理)數學歸納法,復合函數求導,隨機變量概率分布,選修系列4(4選2)。
刪減:反函數,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反三角函數,三垂線定理,空間角和距離。
(文)空間向量,排列,組合與二項式定理,隨機變量,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求一般曲線(軌跡)的方程。
注意:(1)反函數不會出考題了
(2)三垂線定理可以直接用,高考閱卷不會扣分,曹老師說他自己也對學生講了三垂線定理
(3)空間角和距離是“擦邊球”,簡單的角和距離還是要適當的做一點,如30度,45度,60度,90度角等。
(4)文科中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是沒有的,理科還要一點。但直線與圓錐曲線的關系還是要的,不能完全去掉,如:直線與拋物線相交的問題,利用韋達定理是比較簡單的。直線與雙曲線相交是很難的問題,可以去掉。
(5)軌跡方程不要多講,課本上有直接法(建系,設點等),簡單的求曲線方程還是要的,再比如課本上有將圓壓變扁變為橢圓的問題,這實質上是坐標轉移法,也還是適當要一點的。
四.對《說明》考查要求的認識:
1.以課程目標為依據,參照07年新課程大綱.
2.以知識系列為線索,將模快內容加以整合.
3.教學要求作為階段性目標與高考考查要求相互依存.
4.試題考查重點變化.
函數,數列,三角函數,立體幾何,解析幾何,導數,統計成為解答題命題的重點內容。
數學應用題將在三角函數,不等式,統計內容中命題。
代數論證題仍將以函數和數列為主要內容,作為能力題。
立體幾何的難度要求將大副下降,作為容易題,中檔題。有可能是解答題的第一題,重在證明。
集合,邏輯,算法出小題,復合函數的求導問題不會在160分的試題中出現。
解析幾何難度將得到控制,作為中檔題。
概率將不會出現解答題。
后40分選修4選2,有2道容易題,中檔題。復習4選2以課本為主。
后40分中在隨機變量概率分布,空間向量,數學歸納法,出2道解答題。
注意:
1.A級要求為一般了解,B級要求為理解運用,C級要求為掌握并靈活應用
2.以知識系列為線索,將模快內容加以整合,如:教材中三角函數,三角函數的變換,解三角形都是分散開來的,不是按一個體系來編寫的,但我們在進行高考復習時得將模快內容加以整合,以使知識的系統性更強。
3.不能單獨依據教學要求,因為教學要求只是相對于高一或高二年級某一階段的要求,但不能作為高考的要求,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如:函數中按教學要求是沒有C級要求的,如:教學要求中對簡單函數的定義域和值域要求很低,但這顯然不能作為高考的要求。
4.C級要求的有: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兩點式,一般式,圓的方程,三角函數中的和角,差角,倍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差數列,等比數列,橢圓方程,向量中向量的運算包括坐標運算,向量的數量積。C級要求不一定是難題,而是要掌握對公式定理的應用。雙曲線是A級要求。
5.此外,我們老師對教材中某一階段的學時要有所了界,學時的多少決定了它的性質。這都成為命題時的依據。
五.《說明》對命題帶來的變化
六.《說明》對復習的指導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