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考試中注意事項必知(2)
(2)一個字母在一個題目中只能用來表示一個物理量,忌一字多用。例如物體在運動第一階段的位移用s1表示,第二階段的位移要用s2表示,不能都用s表示。一個物理量在同一題中不能有多個符號,以免混亂。
(3)注意沿用習慣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閱卷人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會有誤解。
(4)角標要講究:角標的位置應當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許多。角標的選用要講究,通過A點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或者 好,通過同一點的速度,按時間順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反過來第一次用v2,第二次用v1就可能造成誤解。
字跡是否易于辨認,這對閱卷人干澀疲憊的眼睛和不斷消磨的耐心是極大的考驗。最近又逐步改成網上閱卷,就是把答題卡掃描在電腦里閱卷,這就對考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在閱卷的過程中,不會從頭到尾按學生的思路判斷做題的對錯,而是根據標準答案找得分點。卷面特別的亂,字跡潦草,不清楚,得分點不容易找。這部分學生很吃虧,找不到得分點自然就無法給分。每份試卷由兩位閱卷人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獨立地按評分細則評出分數;若兩位閱卷人員所評分數差值在事先制定的評分誤差內,則取二者分數平均值作為該卷實際得分;若二者分差超過了評分誤差則該試卷由計算機隨機發送到第三位閱卷人員;若第三位評出的分數和前兩者中某位評出的分數差在評分誤差內,則取這兩位的分數的平均值作為該卷實際得分;若三人的評分找不到兩個分數在評分誤差內的,則該卷由計算機自動傳送到組長那里;由組長直接判定該卷最終得分。
(二)答題不規范,不善于表達
物理學是一門極其嚴謹的自然科學,有著許多特有的規范和要求。從試卷中反映出一些考生,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對答題的規范化重視程度不夠。如解答計算題的物理量時不寫物理量的單位;計算做功時不講功的正負;還有的考生篡改題中給定的物理量,解答結果未轉化為已知物理量;求矢量時只答其值的大小而不答方向;求作用力時,求成反作用力后不加說明。
還要注意答題時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那么,什么是“必要的文字說明”呢?
1.對題目中沒有的,自己設的字母、符號的說明。前面說過可以以“圖”代“設”。
2.對于物理關系的說明和判斷,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兩個物體用彈簧相連,“在兩物體速度相等時彈簧的彈性勢能最大”,“在彈簧為原長時物體的速度有極大值。”
3.說明方程的研究對象或者所描述的過程。即說明某個方程是關于“哪個物體”的,是關于“哪個過程”的。閱卷時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只在卷子上列幾個孤零零的式子,讓閱卷人自己去琢磨,這自然會誘發疲倦的閱卷人的扣分欲望。
4.說明做出判斷或者列出方程的根據,這是展示考生思維邏輯嚴密性的重要步驟。
5.說明計算結果負號的物理意義,說明矢量的方向。
6.對于題目所求、所問的答復,說明結論或者結果。
(三)考試的時候心理不穩,急躁,該得分的地方沒有得到。
物理最后一道題目的閱讀量一般比較大,有時電場、磁場共存。有的同學一看這么長就慌了,加上時間比較緊,很多同學就放棄了,所以在改卷的過程出現很多的空白卷。實際上這些題并不是很難,多數考生應該能得到相應的分數。題目設問是有臺階的,至少可以把第一問的分數得到,只要列兩個方程,可以得到相應的分數,只要你學物理了,這兩個式子是能夠列出來的。
(四)審題不仔細
審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閱卷中我們發現,有些考生審題不夠甚至于不審題,就草草做答,解答的內容答非所問。卷面上寫得滿滿的,但有效得分點極少。還有的考生沒在規定的區域答題。在改卷的過程中發現,本來是第25題的答題區域,有的同學卻把第24題的解答寫在了此處,并且人數還不少。這也是丟分的原因,即使24題的解答正確,第25題考生也會做,遺憾的是得不到相應的分數。這都是在做題的時候不認真造成的。在高考中出現這種情況太不應該了。
(五)考生的運算能力太差。
判卷中發現考生最基本的計算都出錯。平時的練習,大部分同學都是使用計算器,缺乏動手運算的訓練,而弊端在考試時顯露無疑。
(六)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基本概念和規律理解的不夠深入。
高考物理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是基礎,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得到較好的發展。而理解的基礎是扎實的基礎知識,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對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才能深入、透徹,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從考生的答題情況看,絕大多數錯誤的產生是由于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的物理規律掌握不扎實,對基本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而造成的。如關于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計算,對于固體和液體可以用摩爾體積與分子體積比進行估算。而對于氣體而言,由于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隙要比氣體分子本身的體積大得多,所以不能用這種方法計算阿伏加德羅常數;由于物理公式記得不牢,有些考生將,誤寫成 ,造成無謂失分;有的考生將安培力公式寫成 ,該錯誤在批改中多次出現;求電子的速度時,有人用 計算,得分的錯誤結論;判斷通電導體的受力方向時左右手定則分不清等等。
(七)物理圖景不清
物理問題的過程圖景分析很重要,如果對物理問題的過程圖景分析不清,就不可能正確地解答物理問題。中學物理問題中常用的圖景分析有:受力圖景分析、運動圖景分析、能量轉化圖景分析等;高考中考生因對物理過程的圖景分析不清而失分很多。考生不畫運動過程示意圖,導致對物理問題的運動圖景不清。
(八)實驗能力薄弱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實驗的過程隱含了豐富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既包括了操作技能和處理實際問題的本領,又包括思辨性的猜想和假設,邏輯的思考和論證,準確的測量和數據分析,嚴密的推理和清晰的表述。高考物理中一般沒有與教材完全相同的實驗試題,而是都經過了重新設計,題目新穎,要求考生有較強的理解能力、遷移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物理考試中注意事項必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