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支招高考物理:抓主干知識 精做中檔題
離高考還有70多天,如何合理運用最后時間進行沖刺?重慶一中名師張斌,就物理沖刺進行支招。張老師表示,在后階段要有效提高解題能力、提高應試成績,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注意知識體系的疏理。
在最后兩個月的復習中,首要任務是抓住主干知識,把整個高中的知識網絡化、系統化,找出各部分物理知識之間的關聯,使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網絡。對熱、光、原三部分的復習一定要回歸課本。
二是注意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
離高考越來越近,考生要精做“中檔題”,注意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應用,多進行歸納和總結。要真正地學會如何審題、解題。進一步地明確基本思路是:審讀情境、分析過程、建立模型、勾勒圖像、扣住條件、運用規律。
三是注意基本實驗的動手操作。
在歷年的高考中,實驗題往往是得分較低的一項,這并非是實驗題本身難、偏、怪,而是重視不夠所致。最好在5月中下旬到實驗室將學生實驗、典型的演示實驗和小實驗親自動手做一做,切實提高實驗技能。
四是注意考試經驗的積累和心理狀態的調整。
考生必須認真對待后階段的每一次考試,并在考后總結每次考試的成敗。如考試時間的安排:理綜是考兩個半小時,二十一個選擇題所用時間應為三十五到四十分鐘 (后階段可只針對選擇題進行訓練),物理實驗題大約十到十五分鐘,三個計算題大約三十到三十五分鐘(平時作業可按易、中、難進行三十分鐘的訓練),在十點半左右一定進入后面的化學、生物試題。
張斌老師系中學物理高級教師,重慶市骨干教師,重慶市物理奧校高級教練,一中物理競賽主教練,長期任實驗班的物理教學。培養有33人獲全國物理競賽一等獎,其中多數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編寫了《高中物理奧林匹克同步教材》、《高考新思路》等競賽、高考教學資料10多種。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名師支招高考物理:抓主干知識 精做中檔題”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