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沖刺提升必備的8大錦囊(2)
錦囊五: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后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后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于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后。
錦囊六:判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三個突破口
1.各類巖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巖漿;
2.巖漿巖只能由巖漿轉化而來;
3.巖漿巖、沉積巖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巖,巖漿巖、變質巖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巖,但沉積巖、變質巖不可能直接變成巖漿巖。
錦囊七:判斷巖層的新老關系的四大技巧
1.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沉積巖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律是巖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巖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于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巖層總比那些保存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巖層新。
3.根據巖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巖漿巖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巖的關系來判斷,噴出巖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巖層,侵入巖晚于其所在的巖層。變質巖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巖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巖的形成晚于與其相鄰的巖漿巖。
4.根據海底巖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巖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錦囊八: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雪線的含義
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于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終年積雪區。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線,故又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制冰川發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考地理復習沖刺提升必備的8大錦囊”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