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五省區異地高考限戶籍防止高考移民(3)
2 實施年限
20省今年有條件放開
目前,有20省份在今年就將有條件放開“異地高考”。這些省份涉及安徽、江蘇、廣西、云南、重慶、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廣東(高職)和新疆(往屆中職生考高職)和內蒙古。其中有的省份實現了隨遷子女滿足條件后與當地考生同等報考錄取條件,而有的省份則還只能針對高職(天津、廣東和新疆),或省屬高校(云南的部分非滇籍隨遷子女考生),而不能填報高水平大學。
而貴州、福建、上海、四川、寧夏、陜西(高職)、山東和海南則要等到2014年有條件放開“異地高考”。
「解讀」
熊丙奇:在“異地高考”的執行上,各地在公布方案后,應該給地方一個適應期限,設立實施年限,從決策的角度看,是沒有問題的。
但關鍵問題是,在過渡期結束后一些地方能不能拿出正式方案。
等到了各地制定的“異地高考”時間節點,就要看各地能不能真正落實各自的政策承諾。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各地應該進一步加大異地考開放的力度。除了現有的方案要執行之外,還要推行能夠解決“異地高考”治本之策。
3 開放程度
超20省異地生無差別招錄
除了上海和廣東,有23個省份在制定“異地高考”政策時,將最終的目標設定在與省域內考生的考試錄取問題上,無差別或無特別限制性對待。
這22個省份包括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江西、湖南、湖北、貴州、安徽、福建、內蒙古、山西、陜西、江蘇、廣西、云南、四川、重慶、甘肅和海南。
只不過有些省份對這種無差別對待,提出了前提條件。比如海南省則需要考生有6年學籍,其父母有6年社保、6年居住。
「解讀」
熊丙奇:異地高考應該確定的基本原則,一是就地高考、就地錄取,另一個是所有學生平等錄取。
但是有些地方實行的就地高考、異地錄取,以及有限開放高職院校錄取或三本錄取,這就是設置門檻的做法。
當然,政策也是考慮到當地生源利益和外來生源利益的平衡,比如廣東,本身是一個生源大省,但資源少,如果沒有足夠的高考指標協調,當地考生肯定會反對無差別放開,我想廣東的這種限制,也是出于如何將高考指標協調到位并進行銜接的考慮。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