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必讀:如何和孩子并肩作戰?(2)
2.保持積極的心態,激勵最重要
我當時最怕的一件事并不是自己遇到困難,而是家長和老師對我失去希望。很多學生,包括初中時的我自己,學習不好并不是因為能力上有欠缺,而是他們遇到了自己難以控制甚至難以發現的心理難題(可參見致各位勇士們)。我相信凡是即將參加高考的孩子,沒有一個是不想好好學的,他們只是困惑于找不到正確的方法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慣于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相比,如若不及,便無論公開還是私下地重復:“你瞧瞧人家……你怎么就不好好學……你是永遠達不到的。”或許您說的沒有錯,但一味地強調消極的結果,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達到嚴重挫敗自尊心及自信心的效果。有的孩子會在學習時毫無動力,因為我們的大腦會不自覺地認可重復的信息;有的孩子則干脆表現出玩世不恭的態度,實際上內在邏輯則是,與其在努力后能力被人否認,還不如拒絕努力。且各位家長一定要堅信,最后一年經過努力沖上來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但求全力拼搏一把,高考便成功了。只有您們心存希望,孩子們才有可能有希望。若出了問題,家長們不要只關注目前的表象,而要幫助孩子一起發現他學習方法、習慣、心理上的種種問題,找出解決它們的方法。同時細心關注孩子的哪怕一點進步,適當的激勵是很重要的。
3.做一名“猛將”
高考這場惡戰,家長是將軍,孩子則是士兵。將軍的表率作用不可小視。記得我校高三舉行成人儀式,學校邀請我媽媽在禮堂演講。從小便最怕公共演講的媽媽,竟然答應了。我看到整個準備過程中她的焦慮不安,上臺時的微微戰栗,成功后眼角的淚光,儼然就是我們高考過程的縮影。之后媽媽告訴我說,她何嘗不想退縮?只是想到我也正面臨著同樣的艱難挑戰,便知道她一定不能退縮,一定要為我的戰斗沖鋒。確實,每每我遇到困難和壓力時,都會想到我的榜樣媽媽,頓感士氣大振。這種將軍的表率,已然超越了瑣碎的陪考工作,而是在心理上找到了與孩子的共鳴點,足以支撐他勇敢地走下去。我想各位家長不妨也試著給自己創設一個挑戰,帶著孩子一同奮斗。
4.善于做遙感式家長
高三的孩子學習緊,壓力大,有時莫名其妙地便會產生煩躁情緒,家長不必過分擔心,更不必刨根問底地追詢原因甚至胡亂猜忌。適當安慰、遙感對待這種情緒是最好的。如果這種狀況持續時間較長,不妨找合適的機會和他耐心地交流一下,或是找到老師問問學校的情況。有時焦慮的同學們也會沖家長們發脾氣,您們大可不必如往常般計較,待到孩子們控制了情緒,是經常會感到懊悔和自責的。家長們要學會遠遠地關心他們,體會他們的酸甜苦辣,并告訴孩子無論他遇到任何困難,我們都會在你身邊,鼓勵他們和您交流,畢竟主動交流的效果要遠優于被動交流。
各位叔叔阿姨,高考固然辛苦,但經歷這一年,你們會發現自己和孩子更親近了,也和他們一同成長了許多。希望各位以及學弟妹們都能在其中有所收獲,順祝高考凱旋!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三家長必讀:如何和孩子并肩作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