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理計算

2013-02-27 09:39:13 來源:育路高考網

  1.經緯度計算:經度差與地方時差算經度——地方時每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緯差法與正午太陽高度算緯度——正午太陽相差多小,緯度相差多少;北極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當地地理緯度;經緯線上長度算經緯度——1°經線長111km/1°緯線長111cosфkm(ф為緯度)。

  2.比例尺計算: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海拔和相對高度的計算:等高線圖上任意兩地相對高度的計算可根據(n-1)d≤⊿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解題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陽高度線圖轉化為日照圖,關鍵是注意中心點或為太陽直射點,或為夜半球中點。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陽直射點所在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計算時一般采用緯差法,即兩地緯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陽高度也相差多少。

  8.晝夜長短計算:某地晝長等于該地所在緯線圈晝弧度數除以15°;日出時刻=12-晝長/2=夜長/2;日落時刻=12+晝長/2=24-夜長 /2;極晝區晝長為24小時,極夜區晝長為0小時,赤道上各地晝長永遠是12小時,兩分日全球各地晝長均為12小時;緯度相同,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時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緯度的兩地晝夜長短相反,即某地晝長=對應另一半球相同緯度大小地的夜長。

  9.太陽直射點的確定:①直射點經度即太陽高度最大(太陽上中天)的經線,地方時12:00的經線;②直射點緯度即正午太陽高度為90°的緯線,直射點的緯度大小與極晝或極夜出現的最低緯度大小互余,直射點緯度大小等于極晝的極點的太陽高度(或正午太陽高度)大小。

  10.溫度計算:①對流層氣溫垂直遞減率為每上升100m,氣溫下降0.6℃;②焚風效應氣溫垂直遞增率,每下沉100m,氣溫增加1℃;③常溫層以下地溫垂直遞增率,每往下100m,地溫增加3℃。

  11.氣壓梯度計算: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即為氣壓梯度,計算公式為△P/△d.

  12.河流徑流量的計算:徑流量=降水量一蒸發量。

  13.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自然增長率=出生率一死亡率。

  14.人口密度的計算:人口密度=人口總量/分布面積。

  15.城市化水平的計算: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數量/該地區人口總數。

  16.運動器感覺晝夜更替周期的計算:T=360°/(地球自轉角速度±運動器角速度),(同向相加,逆向相減)。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3年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理計算”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羞羞视频网站 | 亚洲华人久久免费 | 在线视频不卡欧美 | 午夜亚洲精品无遮挡 | 亚洲v欧美v日韩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