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語文常見文言虛詞用法五:其
高考語文18個常見文言虛詞用法,育路高考網為大家進行匯總整理,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可譯為“他”“它”。
秦王恐其破壁。(《廉頗藺相如列傳》)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于“這”“這個”“這些”。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說》)
6.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二)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大概”。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三)連詞
1.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2.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梁襄王》)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