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順德同款校服“花樣兒”多 監管出現盲點
順德新校服春夏裝已陸續進入直銷店、各大商場、學校周邊士多等,但同一款校服出現多種價格,令家長們頭痛。記者走訪區內多個鎮街的銷售點了解到,市面上春夏裝價格差異明顯,同一套校服的最高差價高達45元,校服質量也參差不齊。
順德區曾首開先河,不再對中小學校服實行集中招標采購,而是改為市場化運營方式,從去年8月起,學生和家長可自由選購新校服。經過半年多的市場歷練,新校服市場亂象逐漸顯現。
家長該如何避免受騙呢?3家正規生產商支招,一套校服的利潤在10%~30%之間,以初中男生短袖T恤配長褲的套裝為例,其成本在63元~81元,家長在選購時要擦亮眼睛,切勿購買便宜貨。
現象:同碼校服價格不同長短不一
家長:
校服價格質量參差不齊
校服成為商品后,由于銷售渠道多樣、生產廠商不一,價格、質量參差不齊,也為家長帶來了不少煩惱。“單是一套夏裝就有好幾種價格,更可笑的是,同一款式、同一碼數在不同的店居然長短相差一大截。”容桂一位家長無奈地感慨,為了給孩子買校服,她跑遍了容桂賣新校服的銷售點,除了順德區教育局告知家長的3家銷售點以外,她還發現了很多代賣新校服的銷售點,僅體育路就有很多個,但是價格、質量卻參差不齊。
她舉例說,一套夏裝的價格從85元~105元不等。同一款式、同一碼數,不同銷售點的衣服、褲子的長短不一,相差一大截,“根本不是標準碼,弄得家長們無所適從。”
市民楊先生給兒子買校服時也發現同碼不同牌子的校服、褲子長短都不一樣的。
調查:
同款校服價格相差45元
連日來,記者走訪順德區大良、容桂、倫教、杏壇等鎮街多家銷售點了解到,順德新校服春夏裝已陸續上市,但不同銷售點的價格差異明顯。
大良祥勝小學周邊的兩家士多僅相鄰約20米,同一款初中男生短袖T恤配長褲的套裝報價卻不同,分別為75元、88元。該學校附近的一個農貿市場內,一個攤位的老板娘開價則為120元,并一口咬定為廠家直銷價。
記者發現,新校服的銷售點種類繁多,有生產廠商的直銷店、經銷店、各大商場、學校周邊士多、文具店等。不同種類的銷售點,價格也存在差異。其中,前三種銷售點銷售的新校服價格較平穩,男生短袖T恤配長褲的價格多在85元~90元,而學校周邊士多等其他銷售點的同款校服價格浮動較大。
在市面上,除了有本地生產商生產的校服,還有福建、深圳等外地生產商生產的校服。不同生產商的校服質量、手感、包裝、含棉量也不同。以含棉量為例,初中男生短袖T恤標簽上注明的含棉量多為60%,而深圳一家生產商生產的則為100%,令人眼花繚亂。
原因:準入門檻低 監管出現盲點
對于新校服市場出現的亂象,由誰來監管呢?“教育局只負責制定標準,確認校服的款式和材質,不指定相關廠家生產銷售。學校和生產商也完全脫離關系,只規定校服的款式。”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郭金元說,市場化后,家長選對布料,知道樣式都可以自己做。至于校服的質量把關、流通環節則由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及相關部門負責。
據了解,去年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隨機抽檢了21批次校服樣品,經檢驗未發現不合格樣品。“抽檢只是針對正規生產商,對于黑作坊只能依靠市民投訴,由執法人員取締。”該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新校服生產商的準入門檻很低,只要注冊,且有生產能力的企業均可進行生產。而他們在抽檢過程中,受到人力、財力的限制,每半年抽檢一次,抽檢覆蓋面相對較小。目前,校服黑作坊還無法監管。
“一些根本沒有生產資質的小作坊,買了我們的樣板后就直接生產,又不按照我們設計的校服標準使用環保材料。”參與校服設計及標準制定的一家生產商總經理賴秀珍說,這些小作坊生產成本低,銷售價格低,攪亂了校服市場。
究竟順德區有多少家新校服正規生產商呢?對此,相關部門表示不知道,也無法給出確切數據。
廠商支招:
一套春夏裝校服
利潤為10%~30%
一套校服的利潤是多少?價格應該在哪個區間里浮動?記者從市面上生產順德新校服的3個正規品牌“新潮新”、“尼高”、“華麗”的負責人處了解到,一套春夏裝校服的利潤在10%~30%之間。據他們分析認為,如果一套校服的賣價過低,則存在安全隱患。根據教育局制定的新校服標準,初中男生短袖T恤配長褲的套裝的售價在85元~90元,成本大約在60元~80元之間,家長在選購時要擦亮眼睛,貨比三家,以防買到山寨校服。
推薦閱讀: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廣東順德同款校服“花樣兒”多 監管出現盲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