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高考瘦身 偏才怪才更吃香
日前,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教育部要求今后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著力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重視口試、演示、實驗等面試等選拔方式;筆試原則上只保留一門,不超過兩門;學習成績突出但無學科特長或創新潛質的學生,或將不再能參加自主招生。
對話
自主招生筆試不超過兩門,更重視面試環節……如此一來,是否就能選拔到“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為此,本報記者昨日走訪了成都本地學校和清華北大四川招生組負責人。
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給了“偏才”機會
對此,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副校長李俊認為,教育部的要求一方面減少了學生的負擔;另一方面,也鼓勵學生向專長領域發展,給了偏才、怪才一些機會。“我們學校自主招生通過率很高。過去的中國教育是只重知識,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如今,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始受到重視,這也是學生素質教育方面的發展的需要。”
北京大學四川招生組:中學校長推薦很重要
北大四川招生組組長任羽中則認為,自主招生改革還需進一步探索。
“學生的特長怎么鑒定?學生的專業潛質如何考量?這些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我認為,在自主招生的過程中,中學校長實名推薦顯得特別重要,畢竟,中學肯定比大學更了解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希望在自主招生過程中,把中學校長、中學老師都加進來,他們也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
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學科盡量考到點上
清華大學四川招生組組長楊華中說,清華已在面試環節設置了專業學科面試,并讓清華的專家教授親自參與,選拔適合清華的人才。
“我們考察的人的能力是多元的,包括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楊華中認為,清華明年的自主招生考試科目,會盡量考得少,考到點上。并更加重視面試環節的選才。
解讀
十年錄取10.7萬人
據教育部透露,2003年,22所高校首批啟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當年招收不足兩千人。10年間,試點高校數量和招生規模穩步增加,截至2012年,試點高校達到90所,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累計公示自主選拔錄取資格考生19.8萬人,實際錄取了10.7萬人。
三大方面有變化
1、招生對象重特色對于沒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不足、僅是學業突出的學生,不再作為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的生源主體,這部分學生可以通過高考錄取體系擇優錄取。
2、選拔方式重面試《意見》明確,“凡能證明確有某方面特長或潛質的考生,可直接進入學校考核面試環節”,“對于確有必要進行相關學科筆試的高校,筆試科目原則上一門,不超過兩門。”
3、錄取規模差不多據悉,試點高校的自主選拔錄取計劃仍將保持在“不超過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5%”的范圍內,且納入本校年度招生計劃。相關鏈接自主招生今年已瘦身
3月16日,“北約”、“華約”、“卓越”高校自主招生三大聯盟同時在川開考。超5000名四川學子參加了這一“小高考”。
跟往年相比,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試最大的變化莫過于“減負”二字。“一減”考試科目,原來的七科瘦身為兩科,數學成為了必考科目;“二減”考試時間,原來的“天亮考到天黑”縮減為3個小時。
推薦閱讀: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盧雁明)
分享“2013年小高考瘦身 偏才怪才更吃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