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志愿填報十大關鍵詞解讀(2)
提檔線、投檔線
“提檔線”和“投檔線”其實是一個概念的兩種說法,對于高校來說叫提檔或調檔,對于學生來說叫投檔。提檔線就是按照第一志愿考生從高分到低分的排隊順序,排到提檔數的那個考生的分數確定為提檔線。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提檔分數線。在高考錄取中,招生部門通常按照院校招生計劃數的100%到120%的比例(具體的提檔比例各院校不同,以各院校當年的招生章程為準)向院校投檔。
也就是說,如果A校在一個地區計劃招生100個人,提檔比例是120%,當地招辦就會把報考A校的前120個人的信息發送到A校招生辦。學校按招生錄取結束后,將把多余的20人檔案退回省市招生考試院。第120名考生的分數,就是當年該校投檔線。也就是說,被投檔考生中最后一名的分數就是當年A高校的提檔線。考生家長一定不要以為達到提檔線就一定會被錄取。
錄取線
通常所說的院校“錄取線”是招生院校在某省(市、區)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后,按文史、理工類所錄取考生中,錄取最低分的考生所形成的分數線(特殊情況除外)。
那么,錄取線和提檔線有什么區別呢?提檔線是被提檔考生中最后一名的分數,而錄取分數線則是院校完成錄取后,錄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數。一般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由于提檔比例最大可達到120%,提檔人數肯定大于錄取人數,因此錄取線通常不會低于提檔線,第二種情況是,當第一志愿考生數不能滿足學校的招生計劃數時,則提檔線即為該校的錄取線。
編輯推薦:
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責任編輯:王錚)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