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 客觀定位是關鍵
考生對自己、對高校有一個客觀準確的定位,是志愿選擇成功的關鍵。而客觀定位正是困擾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難題。在此,筆者給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一、了解政策,理解關鍵概念
有人說填報志愿就是“撞大運”,這說法不太確切,“大運”蘊藏在實力與認真準備之中,正所謂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事前的各方面準備是非常必要的,了解政策就是必須準備的內容之一。
高校招生考試的政策很多,考生和家長重點要了解和掌握填報志愿、錄取等環節的政策規定,尤其是以下幾組關鍵詞一定要理解,弄清規則:
1.志愿設置與錄取體制
2.順序志愿與平行志愿
3.錄取批次與志愿順序
4.控制線與提檔線
5.志愿優先與分數優先的投檔原則
6.專業調劑與專業級差
二、掌握信息,獲取準確資料
填報志愿信息包括:全市報名與計劃情況;本人在考生群體中的位置;擬選報高校的情況;近幾年市、區成績分布與大學錄取情況等。
考生在填報志愿前要準備好四種資料:
1.考生必讀
2.各大學招生章程
3.高校招生專業目錄
4.近三年高校錄取統計資料
考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要權威,包括以下幾方面:
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
各區縣考試中心網站
各大學網站、開放日
北京考試報
誗教育面對面高招直播咨詢節目
另外,東城區考試中心網站向區內考生提供了15種填報志愿參考資料,其中包括近三年全市及本區高考錄取相關資料,同時開通了《高考志愿填報數據參考系統》,供考生查詢近三年東城區考生本科實際錄取情況,可供考生選報志愿時參考。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