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數連續5年下降 部分農村棄考生達三成
曾幾何時,網上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如果把大學比作一列火車,清華北大是軟臥,其他名校是硬臥,一本二本是硬座,三本專科是站票,成教是擠廁所的。到了目的地,沒人在乎你是怎么來的,只在乎你能干什么。”如今,對于那些剛“下車”的大學畢業生而言,更郁悶的是發現搭不上大學這列火車的農民工兄弟似乎在就業市場更吃香。
于是,大學這列火車不再那么富有吸引力。根據中國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高考人數已連續5年下降。2009至2012年,全國共有300萬高中生放棄高考,占畢業生總數的10%。而在一些農村學校,放棄高考的學生高達三成。
對農村棄考生來說,城市日益激烈的應屆生就業競爭和高昂的學費、生活費,使他們不得不重新權衡讀大學的利弊。今年中國有699萬名大學畢業生,人數比去年增長3%,就業崗位卻減少了15%。
“主要問題不是大學生太多。”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左學金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大學生比重還不夠,國家提出‘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為何現在就不能容納這么多大學生呢?”在左學金看來,擴招本身沒有錯,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中國的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存在不少問題,培養出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較差;另一方面,中國中小企業創業的商務環境較差,勞動力市場分層和社會流動性差,這些問題造成大多數大學畢業生愿意去當公務員或去事業單位、大企業等有保障的單位,而不愿意去創業或去民營企業打拼。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