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語文文言虛詞用法及其舉例(四)
文言虛詞是高考語文中的難點,也是重點。領會文言虛詞的用法多靠多讀多悟,下面介紹部分高考常見的文言虛詞的用法,希望對大家的備考有作用。
【者】
(一)助詞。
1.指人、物、事、時、地等。“……的”,“……的(人、東西、事情)”。
①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谇刈钥姽詠矶嗑磭L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在數(shù)詞后面,譯為“……個方面”“……樣東西”“……件事情”。
、俅藬(shù)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戰(zhàn)》)
、诨虍愑诙咧疄椋卧?(《岳陽樓記》)
3.用作“若”“似”“如”的賓語,譯為“……的樣子”。
、傺灾,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谌煌鶃硪曋,覺無異能者(《黔之驢》)
4.放在后置的定語后面,相當于“的”。
、偾笕丝墒箞笄卣,未得。(《廉頗藺相如列傳》)
、陧曋瑹熝讖?zhí),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赤壁之戰(zhàn)》)
5.放在主語后面,引出判斷,不必譯出。
、倭H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6.用在“今”“昔”等時間詞后面,不必譯出。
①近者奉辭伐罪。(《赤壁之戰(zhàn)》)
、诠耪咭蕴煜聻橹鳎秊榭。
③遠者數(shù)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赤壁之戰(zhàn)》)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畚崞拗牢艺撸轿乙。(《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語氣詞。
1.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俸握?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谡l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之】
(一)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有時靈活運用于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
、偬笫舛局(《觸龍說趙太后》)
、诓恢獙④妼捴链艘。(之: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鄢寄耸芯牡锻勒撸訑(shù)存之。(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竊符救趙》)
⑤然語之,又恐汝日日為吾擔憂。(之:你)(《與妻書》)
2.指示代詞,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诰蛹卜蛏嵩挥貫橹o(前一個“之”,這樣。后一個“之”,它。)(《季氏將伐顓臾》)
③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④均之二策,寧許之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二)助詞。
1.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倩①畛鲇阼,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谧佣紙蟾改钢,臣而思報君之仇。(《勾踐滅吳》)
2.放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俪贾畨岩玻q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燭之武退秦師》)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勾踐滅吳》)
、芡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3.放在倒置的動(介)賓短語之間,作為賓語提前的標志。
、倬渥x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師說》)
②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墼娫疲“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齊桓晉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語與中心語之間,作為定語后置的標志。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谌擞终l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傳》)
5.用在時間詞或動詞(多為不及物動詞)后面,湊足音節(jié),沒有實在意義。
、偬钊还闹,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谟囔鏹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項脊軒志》)
、垌曋,煙炎張?zhí)臁?《赤壁之戰(zhàn)》)
(三)動詞,到……去。
、俸鸀楹蹂劐赜沃?(《歸去來兮辭》)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
、塾袪颗6^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齊桓晉文之事》)
、茏渲畺|郭墦間,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顧而之他。(《齊人有一妻一妾章》)
(責任編輯:盧雁明)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